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溫仲舒

溫仲舒[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169958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溫仲舒
name-style秉陽宋史·列傳第二十五》:溫仲舒,字秉陽,河南人。
associated-placeplace:河南府宋史·列傳第二十五》:溫仲舒,字秉陽,河南人。
died-date大中祥符三年七月丙申
1010/8/31
宋史·本紀第七 {{真宗二}}》:秋七月丙申,溫仲舒卒。
authority-cbdb1950
authority-wikidataQ45359863
link-wikipedia_zh温仲舒
held-officeoffice:樞密副使
    from-date 淳化二年四月辛巳
991/5/28
宋史·本紀第五 {{太宗二}}》:辛巳,以張齊賢、陳恕並參知政事,張遜兼樞密副使,溫仲舒、寇準並為樞密副使。
held-officeoffice:同知院事
    from-date 淳化二年九月癸卯
991/10/17
宋史·本紀第五 {{太宗二}}》:溫仲舒、寇準同知院事。
held-officeoffice:參知政事
    from-date 至道三年正月丙子
997/2/20
宋史·本紀第五 {{太宗二}}》:三年春正月丙子,以戶部侍郎溫仲舒、禮部侍郎王化基並參知政事,
held-officeoffice:戶部尚書
    from-date 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甲辰
1009/1/16
宋史·本紀第七 {{真宗二}}》:溫仲舒、寇準並為戶部尚書,
溫仲舒944年 - 1010年,字秉陽宋朝初年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宋真宗時參知政事。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中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吉州(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轉任秘書丞,知汾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汾陽市),坐事除名。得呂蒙正援引,不久複職。端拱元年(988年)拜右正言、直史館、判戶部憑由司。端拱三年(991年),拜工部郎中、樞密直學士,知三班院。建議赦免黃河北部地區賦役,宋太宗採納。淳化二年(991年)拜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淳化四年(993年)罷知秦州,經營大洛、小洛門寨,親率兵巡視諸砦,以威信勸諭酋長,安撫羌戎,深得其心。後來,歷知鳳翔府、興元府、江陵府,加給事中。至道三年(997年)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副相)。咸平元年(998年),拜為禮部尚書,罷執政,出知河陽。咸平二年(999年),知開封府。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擔任戶部尚書大中祥符三年(1009年)為昭文館大學士,任命剛下就去世了,贈尚書左僕射,諡號恭肅。和寇準並稱溫寇。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河南通志2
續資治通鑑6
續資治通鑑長編4
東都事略3
古今紀要2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2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2
宋史36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169958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