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千字文

千字文[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264616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work
name千字文
authority-wikidataQ1265243
link-wikipedia_zh千字文
link-wikipedia_enThousand_Character_Classic
ctext-workctp:work:wb386897
千字文》原名為《次韻王羲之書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興嗣所作的一首長韻文。它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的文章。據說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寫的一千個字體,令其親人練習書法,而後覺得雜亂無章,於是又命周興嗣(470年─521年)編為一篇文章。

《千字文》全篇主題清晰,章句文理一脈相承,層層推進,語言優美,詞​​藻華麗,幾乎是句句引經,字字用典。出典包括《易經》、《淮南子》、《詩經》、《尚書》、《禮記》、《春秋》、《論語》、《孝經》、《孟子》、《史記》、《神農本草經》、《管子》、《韓非子》、《莊子》、《漢書》。《千字文》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兼納自然、歷史、社會常識,寓意深刻、結構清晰、語言簡明優美,可以說是一首四言長詩。是用來教授兒童基本漢字之重要啓蒙讀物,和《三字經》、《百家姓》合稱「三百千」。《千字文》是其他幾篇也公認為不錯的訓蒙讀物不能比的。所以歷代書法家都競相書寫,如智永、懷素、歐陽詢趙佶趙孟頫文徵明等都有留傳至今的帖本。同時在漢字文化圈各國也受到重視。

顯示更多...: 創造背景   構成   千字文的道德觀   書法作品   對朝鮮的影響   對日本的影響   千字文編號法   字數   文本   軼事   腳註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The Thousand Character Classic (千字文 Qiānzì Wén), also known as the Thousand Character Text, is a Chinese poem that has been used as a primer for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to children from the sixth century onward. It contains exactly one thousand characters, each used only once, arranged into 250 lines of four characters apiece and grouped into four line rhyming stanzas to make it easy to memorize. It is sung in a way similar to children learning the Latin alphabet sing an "alphabet song." Along with the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and the Hundred Family Surnames, it has formed the basis of literacy training in traditional China.

The first line is Tian di xuan huang (天地玄黃 Tiāndì xuán huáng, literally Heaven and Earth Dark and Yellow) and the last line, Yan zai hu ye (焉哉乎也) explains the use of the grammatical particles "yan", "zai", "hu", and "ye".

顯示更多...: History   Japan   Korea   Manchu texts   Text variants   Text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清史稿1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264616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