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沈倫

沈倫[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309708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沈倫
name-style順儀宋史·列傳第二十三》:沈倫,字順儀,開封太康人。
associated-placeplace:太康縣宋史·列傳第二十三》:沈倫,字順儀,開封太康人。
died-date雍熙四年十月壬子
987/11/16
宋史·本紀第五 {{太宗二}}》:壬子,左僕射致仕沈倫薨。
born909
died987
authority-cbdb1454
authority-wikidataQ11137920
link-wikipedia_zh沈倫
link-wikipedia_enShen_Lun
held-officeoffice:東京留守
    from-date 太平興國四年二月丙辰
979/3/7
宋史·本紀第四 {{太宗一}}》:丙辰,以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沈倫為東京留守
沈倫(909年 - 987年),原名沈義倫,後因避宋太宗趙光義名諱而單名倫,字順宜,開封太康(今河南省太康縣)人。少年學習《三禮》,講學授徒。後漢乾祐元年(948年),他作為使相、永興軍節度使白文珂的幕僚。後周顯德三年(956年),他被宣徽使昝居潤推薦為匡國軍節度使趙匡胤的從事,掌管財政。

趙匡胤建立宋朝,沈義倫由歸德軍(宋州)觀察推官升為戶部郎中。較關心民間疾苦,961年沈義倫出使吳越時,途經淮南揚州、泗州,見饑荒、饑民餓死,他回朝請宋太祖下詔賑濟淮南。建隆三年(962年)十一月,沈義倫升給事中。乾德元年(963年),沈義倫改任陝西轉運使。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攻後蜀,沈義倫為隨軍轉運使。宋朝滅後蜀後,諸將貪暴,只有沈義倫和都監曹彬清廉。乾德五年(967年)八月,在曹彬的推薦下,沈義倫升任戶部侍郎、樞密副使。開寶二年(969年)二月,宋太祖親征北漢,沈義倫輔佐趙光義留守東京。他為人節儉、謹慎,住房一直保持卑陋狹小。開寶六年(973年)八月,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趙普被罷相,為河陽三城節度使。九月,樞密副使沈義倫、參知政事薛居正同日升為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趙光義繼位為宋太宗後,沈義倫為宋太宗避諱,改名沈倫。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二月,宋太宗親征北漢和遼朝,沈倫為東京留守兼判開封府事,留守東京。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六月,首相薛居正去世,沈倫升為宰相。九月,趙普因製造「金匱之盟」的故事,被宋太宗重新提拔為首相,沈倫再任次相。宋太宗和趙普誣稱秦王趙廷美勾結次相盧多遜謀反前夕,沈倫不願捲入政治鬥爭,上表求致仕。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四月,宋太宗以沈倫不能覺察盧多遜之罪,將他罷相。沈倫再上表請致仕,七月,以左僕射致任。雍熙四年(987年)十月廿三壬子日,沈倫去世,享年79歲,謚號恭惠。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Shen Lun ( 909 – 16 November 987, courtesy name Shunyi), known as Shen Yilun before 976, was a scholar-official who successively served the Later Han, Later Zhou and Song dynasties. He was one of the Song dynasty grand councilors between 973 and 982.

Emperor Zhenzong's Consort Shen was his granddaughter.

顯示更多...: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Notes and references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主題關係
沈繼宗father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河南通志2
東都事略2
續資治通鑑2
御定淵鑑類函2
萬姓統譜2
續資治通鑑長編3
東都事略1
宋史紀事本末3
古今紀要4
蜀中廣記2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2
宋史42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309708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