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張浩

張浩[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567950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張浩
authority-wikidataQ10295388
link-wikipedia_zh張浩_(金朝)
held-officeoffice:尚書右丞
    from-date 天德二年十一月癸未
1150/12/1
金史·本紀第五》:以參知政事張浩為尚書右丞。
held-officeoffice:平章政事
    from-date 貞元元年三月丙辰
1153/4/22
金史·本紀第五》:丙辰,以司徒徒單恭為太保、領三省事,平章政事蕭裕為右丞相兼中書令,右丞張浩、左丞張通古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張中孚為左丞,蕭玉為右丞,平章政事李德固為司空,左宣徽使劉萼為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昂為樞密使,工部尚書僕散師恭為樞密副使。
held-officeoffice:尚書右丞相
    from-date 貞元二年二月甲申
1154/3/16
金史·本紀第五》:二月甲申朔,以平章政事張浩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
held-officeoffice:左丞相
    from-date 貞元三年二月壬午
1155/3/9
金史·本紀第五》:二月壬午,以左丞相昂為太尉、樞密使,右丞相張浩為左丞相兼侍中,樞密使僕散思恭為右丞相兼中書令。
held-officeoffice:太師
    from-date 大定二年二月甲辰
1162/2/22
金史·本紀第六》:甲辰,以張浩為太師,尚書令如故,御史大夫移剌元宜為平章政事。
張浩(?—1163年),字浩然。遼陽渤海人。金朝大臣。

本姓高,遼陽渤海一帶的望族,高句麗東明王的後裔,曾祖張霸仕遼,任遼金吾衛上將軍,改姓張,祖父張祁、父張行願。自薦於金太祖完顏旻,太祖以浩為承應御前文字。金太宗完顏晟天會八年(1130年),賜進士,為秘書郎,主持修建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皇宮。天眷二年(1139年),參預訂立各種禮儀。

皇統九年(1149年)十二月九日,金海陵王完顏亮金熙宗自立,天德元年(1150年),為戶部尚書、參知政事。天德二年(1150年)十一月,進拜尚書左丞。貞元元年(1153年)三月,進拜平章政事,貞元二年(1154年)二月,拜尚書右丞兼中書令,貞元三年(1155年)二月,又進拜左丞相兼侍中。

天德三年(1151年)主持燕京都城的營建工作,周圍九里三十步。仿漢人都城宮室制度。城正門稱「宣陽門」,「中門繪龍,兩偏繪鳳,用金釘釘之,中門惟車駕出入乃開,兩偏分雙單日開一門。」。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定都燕京,「以燕乃列國之名,不當為京師號,遂改為中都。」《金史》說海陵王對張浩「用之厚,遇之薄」。完顏雍殺海陵王即位,張浩上表稱賀。大定二年(1162年),拜太師、尚書令,封南陽郡王。大定三年(1163年),病死。

顯示更多...: 注釋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金史31
續資治通鑑17
御定淵鑑類函2
大清一統志2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5
山西通志2
宋史1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567950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