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石天麟

石天麟[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607814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石天麟
authority-cbdb101763
authority-wikidataQ45693499
link-wikipedia_zh石天麟
石天麟1218年 - 1309年,元朝大臣,表字天瑞,賜名蒙古達,又名蒙古台。順州(今北京市順義區)人。

石天麟十四歲時,入見太宗窩闊台,為宿衛。石天麟好學不倦,學習諸國書語。窩闊台命中書令耶律楚材處理庶務,選賢能作為參佐,石天麟在選,賜名蒙古台。蒙古第二次西征,以石天麟為斷事官。元憲宗六年(1256年),派遣石天麟出使海都,被海都拘留,後來邊將劫皇子北安王前往海都之處,住在石天麟寓所。石天麟當時漸漸與其海都執政大臣相親近,告訴他們宗親恩義、臣子逆順禍福的道理,海都聽說後悔悟,于是遣石天麟與北安王同歸元朝。石天麟被拘留二十八年,這時才得以歸還,世祖忽必烈大悅,賞賜很豐厚。拜為中書左丞,兼斷事官。石天麟推辭說:「臣奉使沒有功績,陛下赦免不誅,怎可再任高職。何況臣才識淺薄,年老力衰,豈能任政,恐只留下貽廟堂的羞辱,不敢奉詔。」忽必烈嘉賞他的誠實,褒揚慰勞很久,聽從。有人誣告丞相安童曾經接受海都的官爵,忽必烈大怒,石天麟上奏:「海都實為宗親,偶有逆言,非仇敵可比,安童不拒絕他,是為了解開她的疑心,勸導他以臣順君。」忽必烈的怒火得以消解。江南道觀偶然藏宋朝皇帝遺像,有僧人素與道士交惡,揭發其事,將處以極刑,忽必烈問石天麟,石天麟回答:「遼國帝後銅像在西京現在尚有,沒有聽說有禁令。」事情于是作罷。石天麟七十餘歲,忽必烈將自己的金龍頭杖賜給他,說:「卿年老,出入宮掖,杖此可也。」當時權臣用事,人不敢言。只有石天麟指出其奸,無所顧忌,人們佩服他的忠直。元成宗即位,加榮祿大夫、司徒,大宴玉德殿,召石天麟參加,賜給他御藥,命左右勸他喝酒,頗有醉意,命御輦送他還家。元武宗即位,進平章政事。至大二年(1309年)秋八月卒,時年九十二歲。贈推誠宣力保德翊戴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太師、上柱國,追封冀國公,謚忠宣。

其子石珪,官至治書侍御史,轉任樞密副使,再為侍御史,拜河南行中書省右丞,升任榮祿大夫、南台御史中丞,卒。次子石懷都,初襲斷事官,官至刑部尚書、荊湖北道宣慰使。其孫哈藍赤,襲斷事官。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大清一統志2
畿輔通志2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2
元史2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607814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