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張嵊

張嵊[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864794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person
name張嵊
authority-cbdb136105
authority-wikidataQ45486124
authority-wikidataQ28692344
link-wikipedia_zh張嵊
張嵊(490年 - 549年),字四山,吳郡人,南北朝南梁官員。

張嵊是劉宋光祿大夫張茂度的曾孫,侍中張永的孫子,青冀二州刺史張稷的兒子。張稷在剡縣當縣令時於嵊亭生下他,因此命名為張嵊,取字四山。他自小雅正有志向,能說出高雅的言論;父親在青州被土著殺害,張嵊感嘆家庭的災禍,於是終身生活清苦,不拿武器,不聽音樂。弟弟張淮說話語氣不合人倫,張嵊低聲哭泣教導。他在州內獲舉薦秀才,從秘書郎起家,累遷太子舍人、太子洗馬、司徒左西掾、中書侍郎;外任永陽內史,回朝後擔任中軍將軍宣城王蕭大器的司馬、散騎常侍,之後又外調為鎮南將軍湘東王蕭繹的長史、尋陽太守。蕭繹在空閒日子崇尚老莊,因此占卦,得到節卦,對張嵊說:「你以後要東入郡中,恐怕你活不到老啊。」他回答:「富貴得到滿足了。」當時伏挺在坐,說:「君王可畏人啊。」中大同元年(546年),徵召任職太府卿,很快遷轉為吳興太守。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圍攻建康,張嵊派弟弟張伊帶領郡內士兵數千人支援。次年(549年)宮城失陷,御史中丞沈浚避難東歸,他前往對沈浚說:「賊臣稱霸,社稷危險,正是人臣效命的時間。我打算收集兵力,據守家鄉。如果天道不靈,忠節無法施展,雖然一死也無遺憾。」沈浚答:「我家鄉雖然小,但仗義抵抗逆賊,那敢不服從!」更勸張嵊起事。於是張嵊收集士卒,修繕建築城池堡壘,當時邵陵王蕭綸東奔至錢唐,聽聞他的行徑,就致書授與他征東將軍,加秩中二千石。他說:「朝廷為難,天子流亡,這時候沒有情致接受榮號。」留下書信而已。侯景的行台劉神茂攻破義興,派人遊說張嵊:「若你早歸降,讓你回到郡內相處,再加以封爵賞賜。」張嵊命斬殺來使,派遣軍主王雄等將領在鱧瀆攻擊劉神茂,劉神茂軍隊被打敗退走。侯景得知劉神茂敗,差遣其中軍將軍侯子鑒率領精兵二萬人,協助劉神茂攻打張嵊,他派軍主范智朗到郡西迎戰,失敗退歸;敵軍乘勝燒燬軍營,軍營的士兵土崩瓦解。張嵊脫去軍裝,坐在聽事庭中,敵軍把刀劍放在他頸上,但他始終拒絕投降,於是被執送到侯景處。本來侯景打算赦免他,他說:「快點死才是幸運。」最後他在市內被殺,他的子弟十多人一同遇害,虛歲六十二;侯景亦曾打算讓他其中一名兒子保存性命,他又說:「我一家已在死亡名錄,不用到處求恩。」終於全部被殺。侯景敗亡,梁元帝追贈侍中、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忠貞子

顯示更多...: 引用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浙江通志2
御定淵鑑類函2
萬姓統譜2
大清一統志4
江南通志2
梁書2
通志2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2
冊府元龜2
吳興備志2
陳檢討四六2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864794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