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數據維基
-> 葬書

葬書[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ctext:946958

關係對象文獻依據
typework
name葬書
authority-wikidataQ4943002
link-wikipedia_zh葬书
link-wikipedia_enBook_of_Burial
ctext-workctp:work:wb404104
creatorperson:郭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09 子部·術數類二》:舊本題晉郭璞撰。
    role-status 舊題
indexed-inwork: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09 子部·術數類二》:《葬書》一卷{{通行本}}
    juan-size 1
    stated-category 術數
    stated-subcategory 相宅相墓
indexed-inwork: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卷十一》:《葬書》一卷
    juan-size 1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卷十一》:《葬書》一卷
    stated-category 術數
    stated-subcategory 相宅相墓
indexed-inwork:通志通志·卷六十八》:《葬書》一卷。{{郭璞撰。}}
    juan-size 1通志·卷六十八》:《葬書》一卷。{{郭璞撰。}}
葬書》,一卷,風水典籍,相傳是晉代郭璞所著。

世傳郭璞從河東郭公受《青囊中書》九卷,但並沒說郭璞著有《葬書》,《宋志》載《葬書》原只一卷,疑似後人偽託之作,後由眾人所增飾至二十篇。宋代蔡元定刪定為八篇,元代吳澄又刪定內篇、外篇、雜篇。《葬書》最早提出風水一詞,「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有專家認為《葬書》風水之理來自《周易》。

《葬書》-外篇中有一句「李淳風曰:來不來,坦中裁。住不住,平中取。亦曰:來來來,堆堆堆,慢中取,坦中裁。」郭璞是東晉時代之人,李淳風為隋唐時代之人,郭璞應該預測不了後世的李淳風說過什麼。如果郭璞能做出如此精確的預測,李淳風於璞不過一童子耳,郭璞應該不會引用李的話。

顯示更多...: 注釋   參考書目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The Book of Burial (Chinese: t 葬書, s 葬书, p Zàngshū) was an 4th or 5th-century AD work by the Taoist mystic Guo Pu.

The work was a commentary on the now-lost Classic of Burial (t 葬經, s 葬经); as it survived and transmitted the classic's teachings, the Book of Burial's principles relating the flow of qi to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 tomb's location were influenti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fengshui.

以上介紹摘自維基百科;若有錯漏,敬請在維基百科上修改來源條目

文獻資料引用次數
陔餘叢考1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
通志1
元史1
宋史1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
URI: https://data.ctext.org/entity/946958 [RDF]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