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1BD

異體字

部首:+ 6筆 = 共8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97第3 康熙字典: 頁132第15 辭海: 卷1頁6920第4 GSR: 第291.b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297第02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liè ㄌㄧㄝˋ
粵語發音:lit6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冽:寒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冫部·》冽:《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力蘖切《韻會》力薛切,𠀤音列。《玉篇》寒氣也。《·小雅》有冽氿泉。又《韻會》通作烈。詩二之日栗烈。又《集韻》力制切,音例。義同。《易·井卦》九五井冽寒泉食。《王肅註》音例。《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虎嘯而谷風冽,龍興而致雲氣。《馬融·笛賦》氣噴勃以布覆兮,乍跱蹠以狼戾。靁叩鍛之岌峇兮,正瀏溧以風冽。
反切:良辥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cold and raw; pure, clear

原典出處

詩經·下泉》:彼下泉、浸彼苞稂。
Cold come the waters down from that spring, And overflow the bushy wolf's-tail grass.
周易·䷯井》:九五:井,寒泉食。
The fifth NINE, undivided, shows a clear, limpid well, (the waters from) whose cold spring are (freely) drunk.
漢書》:故虎嘯而風,龍興而致雲,蟋蟀俟秋吟,蜉蝤出以陰。
黃帝內經》: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傷寒論·傷寒例》:《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抱朴子·博喻》:抱朴子曰:桑林鬱藹,無補柏木之凄
水經注·漸江水》:縣東有龍頭山,山崖之間有石井,冬夏常清泉,南帶長江,東連上陂。
藝文類聚·》:《周劉璠雪賦》曰:天地否閉,凝而成雪,應乎玄冬之晨,在於冱寒之節,蒼雲暮同,嚴風曉別,散亂徘徊,雰霏皎潔,違朝陽之曜煦,就凌陰之慘,混二儀而並色,覆萬有而皆空,既奪朱而成素,實矯異而為同,始飄颻而稍落,遂紛糅而無窮,曉攝光而映淨,夜合影而通曨,似北荒之明月,比西崑之閬風。
西遊記》:雙手綽槍威凜,祥光護體出門來。
金瓶梅》:盤旋似怪風侵骨冷,凜如殺氣透肌寒。
封神演義》:那日只見:彤雲密布,凜朔風。
廣韻·》:凓:凓寒風。
太平御覽·冬下》:而浸興,風謖謖而屢作。
太平廣記·李德裕》:覺清飈凜
朱子語類·上繫上》:如虎嘯風,龍興致雲,自然如此,更無所等待,非至健何以如此?
紅樓夢》:寶玉因此酒香異常,又不禁相問
全唐詩》:北郊時,南陸輝處。
康熙字典·》:《揚子·方言》複履,東北朝鮮水之閒謂之𩊕角。
儒林外史》:看那山上,樹木凋敗,又被北風吹的凜凜的光景,天上便飄下雪花來。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