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1D4

說文小篆
𠖸
同義字

部首:+ 10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80第10 康熙字典: 頁133第14 辭海: 卷1頁7010第3 GSR: 第703.c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300第07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cāng ㄘㄤ
粵語發音:cong1
說文解字:仌部》凔:寒也。从仌倉聲。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凔:寒皃。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冫部·》凔:〔古文〕𠖸《唐韻》初亮切《集韻》《韻會》楚亮切《正韻》楚浪切,𠀤音創。《說文》寒也。从仌,倉聲。《逸周書》天地之閒有凔熱,用其道者終無竭。《前漢·枚乗傳》欲湯之凔,一人吹之,百人揚之,無益也。《列子·湯問篇》日初出則凔凔凉凉。又《唐韻》《集韻》𠀤千剛切,音蒼。義同。一曰水名。亦州名。又《集韻》楚耕切,音琤。冷貌。
反切:七岡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cold

原典出處

荀子·正名》:疾、癢、、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
逸周書·周祝解》:天地之閒有熱,善用道者終不竭。
漢書·賈鄒枚路傳》:欲湯之,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
說文解字·仌部》::寒也。
郭店·老子乙》:燥勝,清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群書治要·》:人性有畏其影而惡其迹者,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知就陰而止,影滅迹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寒也。
廣韻·》::寒皃。
康熙字典·》:荀子·正名篇》疾養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
山東通志·卷六》:西南斗山車稍山在縣北六十里,即寰宇記之所,謂花盤山也,浪之淵水出焉。
欽定盛京通志》:...,殊非下鳯之煇澥,棗騰鱻劇爽、鸞之實,皆不足以比附。
皇明詩選》:忘卻溟幾千里。
御定淵鑑類函》:一兒曰:「日初出則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說文解字注》:標題:cānɡ
行水金鑑·卷五》:合口在今青縣南二里,接州界,又東北濊水出焉。
類經圖翼》:凡客令所至,則有寒暑燥濕風火非常之化,故冬有爍石之熱,夏有凄之涼,和則為生化,不和則為災傷,此蓋以客氣所加,乃為勝制鬱發之變耳。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前書》:枚乘諫吳王曰:欲湯之,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
漢書》:欲湯之鄭氏曰:「音悽愴之愴,寒也。」
晚晴簃詩匯》:一煦頗殊致,兩人測交敦古誼。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