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410

說文小篆

部首:+ 3筆 = 共6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64第31 頁368第23 康熙字典: 頁176第03 辭海: 卷2頁5560第1 GSR: 第62.d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576第05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𠮷 𫭙 。 Component of: 𠴤 𭈯
國語發音: ㄊㄨˇ ㄊㄨˋ
粵語發音:tou2 tou3
唐代發音:*tǒ
說文解字:口部》吐:寫也。从口土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吐:口吐亦虜複姓三氏後魏書有吐奚吐難吐萬氏又虜三字姓三氏慕容廆庶長兄吐谷渾後將所部居西零以西甘松之南極乎白蘭數千里其孫葉延曰禮云孫子得以王父字爲氏遂以吐谷渾爲氏又後魏書吐伏盧氏。
廣韻·去聲··》吐:歐也。又湯古切。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口部·》吐:《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𠀤音土。《說文》寫也。《玉篇》口吐也。《·大雅》柔則茹之,剛則吐之。《左傳·僖六年》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史記·魯世家》周公一飯三吐哺。又《增韻》出也,舒也。《前漢·劉向傳》發明詔,吐德音。《唐書·房琯傳》辭吐華暢。又姓。《正字通》隋將軍吐萬緒。又複姓,後魏有吐奚、吐難、吐萬氏。又《廣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𠀤音兔。《廣韻》歐也。
反切:他魯 (《廣韻·上聲··》) 湯故 (《廣韻·去聲··》) 湯古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vomit, spew out, cough up

原典出處

莊子·在宥》:墮爾形體,爾聰明。
Neglect your body; cast out from you your power of hearing and sight.
詩經·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之。
The people have a saying: 'The soft is devoured, And the hard is ejected from the mouth. ''
禮記·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手執業則投之,食在口則之,走而不趨。
荀子·》:冬伏而夏游,食桑而絲,前亂而後治,夏生而惡暑,喜濕而惡雨,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謂蠶理。
說苑·敬慎》:然嘗一沐三握髮,一食而三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韓詩外傳·卷三》: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大戴禮記》:明者氣者也,是故外景。
白虎通德論·五行》:土在中央者,主含萬物。
新序·善謀下》:漢王輟食哺,罵曰:「豎儒幾敗乃公事。」
中論·考偽》:物者、春也,華、夏也,布葉、秋也,凋零、冬也。
孔子家語·五儀解》:孔子曰:「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訓格之言,不擇賢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
潛夫論·潛歎》:夫賢者之為人臣,不損君以奉佞,不阿眾以取容,不惰公以聽私,不撓法以剛,其明能照姦,而義不比黨。
論衡·奇怪》:或曰:「夏之衰,二龍鬭於庭,漦於地。」
太玄經·》:次八,赤舌燒城,水于缾。
風俗通義·葉令祠》:縣中牛皆流汗舌,而人無知者,號葉君祠。
孔叢子·論書》:直而無私,興風雲以通乎天地之間。
蔡中郎集·漢津賦》:納陽谷之所兮,兼漢沔之殊名。
文子·道原》:夫道者,高不可極,深不可測,苞裹天地,稟受無形,原流泏泏,沖而不盈,濁以靜之徐清,施之無窮,無所朝夕,表之不盈一握,約而能張,幽而能明,柔而能剛,含陰陽,而章三光
老子河上公章句》:始者道本也,氣布化,出於虛無,為天地本始也。
孫子算經·卷上》:欲知其忽,蠶所生,絲為忽。
淮南子·齊俗訓》:屠牛一朝解九牛,而刀可以剃毛。
呂氏春秋·介立》:兩手據地而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
史記·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春秋左傳》: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之乎,弗聽,許晉使。
晏子春秋》:晏子對曰:「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賢,國有什伍,治遍細民,貴不凌賤,富不傲貧,功不遺罷,佞不愚,舉事不私,聽獄不阿,內妾無羨食,外臣無羨祿,鰥寡無飢色。」
吳越春秋》:越王曰:「寡人聞崑崙之山,乃地之柱,上承皇天,氣宇內,下處后土,稟受無外。」
列女傳·魯季敬姜》:周公一食而三哺,一沐而三握髮,所執贄而見於窮閭隘巷者七十餘人,故能存周室。
春秋穀梁傳》:者外壤,食者內壤。
漢書·敘傳上》:歷世莫严,不知其將含景耀,英精,曠千載而流夜光也。
前漢紀》:漢王輟食哺。
後漢書》:永寧元年,撣國王雍由調復遣使者詣闕朝賀,獻樂及幻人,能變化火,自支解,易牛馬頭。
西京雜記·第五》:向者孤洲乃大魚,怒掉揚鬣,吸波浪而去,疾如風雲。
周禮·冬官考工記》:上尊而宇卑,則水疾而溜遠。
楚辭·逢紛》:吸精粹而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
焦氏易林·否之》:小過:乘龍光,使陰復明,燎獵載聖,六師以昌。
說文解字·口部》:哯:不歐而也。
釋名·釋天》:土,也,能生萬物也。
黃帝內經·經筋》: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甚成息賁,脅急血。
難經·經脈診候》: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不者死。
傷寒論·辨脈法》:荅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經發汗、若、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金匱要略》:以金銀著耳邊,水銀則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