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5CC

說文小篆

楚系簡帛

部首:+ 10筆 = 共13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516第48 康熙字典: 頁202第19 辭海: 卷2頁8730第2 GSR: 第849.c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670第10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 ài ㄧˋ ㄞˋ
粵語發音:aai3 jik1
說文解字:口部》嗌:咽也。从口益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嗌:喉也,漢宣帝崩昌邑王至京師不哭云嗌痛。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口部·》嗌:《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伊昔切,音益。《說文》咽也。《穀梁傳·昭十九年》歠飦粥嗌,不容粒。《註》嗌,喉也。《楚辭·大招》四酎幷孰,不歰嗌只。《史記·倉公傳》飮食下嗌。《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嗌不嗄。又《集韻》乙革切,音戹。義同。《莊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釋文》嗌,郭音厄。又《集韻》乙角切,音渥。笑也。《韓詩外傳》疾笑嗌嗌,威儀固陋。又《集韻》烏懈切,音隘。《揚子·方言》嗌,噎也。秦晉或曰嗌,又曰噎。《註》皆謂咽痛。又《集韻》壹計切,音翳。與齸同。江東名咽爲齸。
反切:伊昔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the throat; to quarrel, choke

原典出處

莊子·庚桑楚》:兒子終日嗥而不嗄,和之至也。
The child will cry all the day, without its throat becoming hoarse - so perfect is the harmony (of its physical constitution).
韓詩外傳·卷九》:小人之論也,專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搤腕,疾言噴噴,口沸目赤,一幸得勝,疾笑,威儀固陋,辭氣鄙俗,是以君子賤之也。
新序·節士》:與其弟緯專哭泣,啜餰粥,不容粒,痛己之不嘗藥,未逾年而死,故春秋義之。
新語·輔政》:君子遠熒熒之色,放錚錚之聲,絕恬美之味,踈嘔之情。
蔡中郎集·蟬賦》:聲嘶以沮敗,體枯燥以冰凝。
列子·湯問》:黑卵既醒,怒其妻曰:「醉而露我,使我疾而腰急。」
呂氏春秋·介立》: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脣乾,日夜思之,猶未之能得,今得之而務疾逃之,介子推之離俗遠矣。
史記》:迵風者,飲食下而輒出不留
越絕書》:焦唇乾,苦心勞力,上事群臣,下養百姓。
列女傳·楚子發母》:異日有獻一囊糗糒者,王又以賜軍士,分而食之,甘不踰,而戰自十也。
春秋穀梁傳》:哭泣歠飦粥,不容粒,未逾年而死,故君子即止自責而責之也。
漢書·武五子傳》:賀曰:「我痛,不能哭。」
楚辭·大招》:四酎並孰,不澀只。
山海經·北山經》:有鳥焉,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鵺,食之已痛,可以已痸。
說文解字·口部》:咽:也。
釋名·釋形體》:又謂之
方言·第六》:𤺊、,噎也。
黃帝內經》: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逐出。
傷寒論·傷寒例》:以其脈布胃中絡於,故腹滿而乾。
金樓子·箴戒》:初至國都不哭,言痛不能哭。
三國志》:正始三年,東平靈王薨,茂稱痛,不肯發哀,居處出入自若。
藝文類聚·將帥》:異日又有獻一囊糧者,王又使以賜軍士,分而食之,甘不踰而戰自十也。
廣韻·》::喉也,漢宣帝崩昌邑王至京師不哭云痛。
太平御覽》:賀曰:「我痛,不能哭。」
太平廣記·馬嶺山》:白者吞黑蛇,到麤處,口兩皆裂,血流滂沛。
墨子閒詁·節葬下》:案『翁』字屬『聲』為句,『聲翁』,當是『聲』之訛。
全唐詩·苦熱行》:行人揮汗翻成雨,口燥喉幹塵土。
康熙字典·十七》:又謂之,氣所流通,阨要之處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