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5F2D

說文小篆

金文
𢏱
同義字

部首:+ 6筆 = 共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45第15 康熙字典: 頁358第07 辭海: 卷5頁0160第5 GSR: 第360.a 漢語大字典: 卷2頁0995第03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𢐩 𪓯
國語發音: ㄇㄧˇ
粵語發音:mai5 mei5
唐代發音:miɛ̌
說文解字:弓部》弭: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从弓耳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弭:弓末又息也,亦無縁弓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弓部·》弭:〔古文〕𢏱《唐韻》綿婢切《集韻》《韻會》母婢切《正韻》莫禮切,𠀤音敉。《說文》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爾雅·釋器》有緣者謂之弓,無緣者謂之弭。《註》今之角弓也。《疏》李巡曰:骨飾兩頭曰弓,不以骨飾兩頭曰弭。孫炎曰:緣謂繳束而漆之,弭謂不以繳束骨飾兩頭者也。《釋名》弓末謂之弭,以骨爲之,滑弭弭也。《·小雅》象弭,魚服。《傳》象弭,弓反末也。《疏》弭者,弓弰之名,以象骨爲之,是弓之末弭,弛之則反曲,故云象弭爲弓反末也。又《廣韻》息也。《玉篇》止也。《左傳·襄二十五年》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又《玉篇》忘也。《·小雅》心之憂矣,不可弭忘。《箋》我念之憂,不能忘也。又《玉篇》安也。《史記·田完世家》夫治國家,而弭人民者,無若乎五音。又《玉篇》滅也。《後漢·趙壹傳》下則抗論當世,消弭時災。又按也,低也。《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註》弭,按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弭節裴回。《註》司馬彪云:弭,猶低也。又地名。《左傳·莊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註》弭,鄭地。又《釋名》納弭也。弭弭,兩致之言也。
考證:〔《釋文》弓又謂之弭。〕謹照原文又改末。
反切:綿婢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stop, desist, end, quell

原典出處

墨子·非儒下》:雖然,嬰聞所謂賢人者,入人之國必務合其君臣之親,而其上下之怨。
Yet Ying has heard that a virtuous man must be one who, upon entering a state, will endeavour to bring about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the ruler and the ministers and dissolve the grudges between superior and subordinates.
詩經·采薇》:四牡翼翼、象魚服。
The four steeds move regularly, like wings; - There are the bow with its ivory ends, and the seal-skin quiver.
說苑·指武》:昔堯誅四凶以懲惡,周公殺管蔡以亂,子產殺鄧析以威侈,孔子斬少正卯以變眾,佞賊之人而不誅,亂之道也。
大戴禮記·用兵》:人生有喜怒,故兵之作,與民皆生,聖人利用而之亂,人與之喪厥身。
新書·過秦中》: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姦矣。
中論·考偽》:屈道以謗,託之乎畏愛。
論衡·累害》:不肖奴下,非所勉也,豈宜更偶俗全身以謗哉?
風俗通義》:規義在出身,折衝難。
忠經·守宰章》:官不明則事多欺,事不平則怨難,身不清則何以教民?
獨斷·卷上》:太祝掌六祝之辭:順祝、願豐年也,年祝、求永真也,告祝、祈福祥也,化祝、災兵也,瑞祝、逆時雨、寧風旱也,策祝、遠罪病也。
蔡中郎集·獨斷》:太祝掌六祝之辭:順祝、願豐年也,年祝、求永真也,告祝、祈福祥也,化祝、災兵也,瑞祝、逆時雨、寧風旱也,策祝、遠罪病也。
列子·楊朱》:夜眠之所,晝覺之所遺又幾居其半矣。
管子·大匡》:桓公歸而修於政,不修於兵革,自圉辟人,以過師。
六韜·發啟》:猛獸將搏,耳俯伏。
司馬法·仁本》:諸侯說懷,海外來服,獄而兵寢,聖德之治也。
淮南子·主術訓》:不直之於本,而事之於末,璧猶揚堁而塵,抱薪以救火也。
呂氏春秋·達鬱》:王喜,以告召公曰:「吾能謗矣。」
史記·周本紀》:厲王喜,告召公曰:「吾能謗矣,乃不敢言。」
春秋左傳》: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夏,同伐王城,鄭伯將王自圉門入,虢叔自北門入,殺王子頹及五大夫,鄭伯享王于闕西辟,樂備,王與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東,原伯曰,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五月,鄭厲公卒,王巡虢守,虢公為王宮于玤,王與之酒泉,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鑑予之,虢公請器,王予之爵,鄭伯由是始惡於王。
逸周書·明堂解》: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夷定天下,既克紂,六年而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踐天子之位,周公攝政,君天下,亂,六年而天下大治。
國語·楚語下》:于是乎其百苛,殄其讒慝,合其嘉好,結其親昵,億其上下,以申固其姓。
戰國策》:子其口無言,以待吾事。
漢書·谷永杜鄴傳》:方今社稷宗廟禍福安危之機在於陛下,陛下誠肯發明聖之德,昭然遠寤,畏此上天之威怒,深懼危亡之徵兆,蕩滌邪辟之惡志,厲精致政,專心反道,絕群小之私客,免不正之詔除,悉罷北宮私奴車馬惰出之具,克己復禮,毋貳微行出飲之過,以防迫切之禍,深惟日食再既之意,抑損椒房玉堂之盛寵,毋聽後宮之請謁,除掖庭之亂獄,出炮格之陷阱,誅戮邪佞之臣及左右執左道以事上者以塞天下之望,且寑初陵之作,止諸繕治宮室,闕更減賦,盡休力役,存卹振捄困乏之人以遠方,厲崇忠直,放退殘賊,無使素餐之吏久尸厚祿,以次貫行,固執無違,夙夜孳孳,婁省無怠,舊衍畢改,新德既章,纖介之邪不復載心,則赫赫大異庶幾可銷,天命去就庶幾可復,社稷宗廟庶幾可保。
東觀漢記·吳良》:盜賊未,人民困乏,不能家給人足。
後漢書》:以貴下賤,握髮垂接,高可敷翫墳典,起發聖意,下則抗論當世,消時災。
周禮·春官宗伯》:春招,以除疾病。
楚辭·離騷經》:吾令羲和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儀禮·既夕禮》:飾焉,亦張可也。
說文解字·攴部》:讀若
爾雅·釋器》:無緣者,謂之
釋名·釋姿容》:跐,也,足踐之使服也。
顏氏家訓·兄弟》:兄弟之際,異於他人,望深則易怨,地親則易
文心雕龍·論說》:至漢定秦楚,辨士節。
抱朴子·君道》:放丹姬以婉孌之迷,退子瑕以杜余桃之惑。
人物志·八觀》:是故:功力不建則烈士奮,德行不訓則正人哀哀,政亂不治則能者歎歎,敵能未則術人思思,貨財不積則貪者憂憂,權勢不尤則幸者悲,是所謂不杼其能則怨也。
金樓子·箴戒》:喜曰:「能謗矣。」
水經注·濡水》:漢景帝詔李廣曰:將軍其帥師東轅,節白檀者也。
三國志·文帝紀》:其敬服朕命,抑憂懷,旁祗厥緒,時亮庶功,以稱朕意。
群書治要·襄公》:二十七年,宋向戌欲諸侯之兵,為會於宋,將盟於宋西門之外,楚人衷甲,甲在衣中,欲因會擊晉。
藝文類聚·》:又詩曰:十日出湯谷,節馳萬里,經天曜四海,倏忽潛濛汜。
通典》:巫止於廟門外,祝代之,小臣二人執戈先,二人後,巫,掌招以除疾病。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