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10D

說文小篆

同義字

同義字

部首:+ 9筆 = 共13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76第46 康熙字典: 頁394第19 辭海: 卷5頁3710第3 GSR: 第457.z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325第07
表面結構:上:,下:。 Component of: 𥴲
國語發音:mǐn ㄇㄧㄣˇ
粵語發音:man5
說文解字:心部》愍:痛也。从心敃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愍:悲也,憐也。眉殞切,十四。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心部·》愍:〔古文〕㥸《唐韻》眉殞切《集韻》《韻會》美隕切,𠀤音閔。《說文》痛也。从心敃聲。《廣韻》悲也,憐也。《增韻》恤也,傷也。《左傳·昭元年》吾代二子愍矣。又《諡法》在國遭憂曰愍,在國逢囏曰愍,禍亂方作曰愍,使民悲傷曰愍。又《集韻》或作緡。又通作閔。《春秋》魯閔公。《史記》《漢書》作愍。亦省作𢚓。《後漢·蓋寬饒傳》𢚓傷寬饒,忠直憂國。又《集韻》忙覲切,音近悶。强也。《鄭康成曰》民不愍作勞。又《集韻》敷文切,音芬。心亂也。《正字通》趙宦光謂愍不與閔通,太泥。
反切:眉殞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pity, sympathize with

CTP Dictionary

[顯示人名]

原典出處

說苑·復恩》:文侯然曰:「寡人受令矣。」
春秋繁露》:州華之間,故生宿麥,中歲而熟之。
大戴禮記》:一曰取平仁而有慮者,二曰取慈惠而有理者,三曰取直而忠正者,四曰取順直而察聽者,五曰取臨事而絜正者,六曰取慎察而絜廉者,七曰取好謀而知務者,八曰取接給而廣中者,九曰取猛毅而獨斷者,此之謂九用也。
潛夫論·實貢》:今漢土之廣慱,天子尊明,而曾無一良臣,此誠不兆黎之愁苦,不急賢人之佐治爾。
論衡·明雩》:求之雖不耐得,而惠惻隱之恩,不得已之意也。
風俗通義》:而首倡導,犯禮違制,使東嶽一郡朦朦焉,豈不哉!
獨斷·卷下》:帝謚:違拂不成曰隱,靖民則法曰黃,翼善傳聖曰堯,仁聖盛明曰舜,殘人多壘曰桀,殘義損善曰紂,慈惠愛親曰孝,愛民好與曰惠,聖善同文曰宣,聲聞宣遠曰昭,克定禍亂曰武,聰明睿智曰獻,溫柔聖善曰懿,布德執義曰穆,仁義說民曰元,安仁立政曰神,布綱治紀曰平,亂而不損曰靈,保民耆艾曰明,辟土有德曰襄,貞心大度曰匡,大慮慈民曰定,知過能改曰恭,不生其國曰聲,一德不懈曰簡,夙興夜寐曰敬,清白自守曰貞,柔德好眾曰靖,安樂治民曰康,小心畏忌曰僖,中身早折曰悼,慈仁和民曰順,好勇致力曰莊,恭人短折曰哀,在國逢難曰,名實過爽曰繆,壅遏不通曰幽,暴虐無親曰厲,致志大圖曰景,辟土兼國曰桓,經緯天地曰文,執義揚善曰懷,短折不成曰殤,去禮遠眾曰煬,怠政外交曰攜,治典不敷曰祈。
蔡中郎集·獨斷》:帝謚:違拂不成曰隱,靖民則法曰黃,翼善傳聖曰堯,仁聖盛明曰舜,殘人多壘曰桀,殘義損善曰紂,慈惠愛親曰孝,愛民好與曰惠,聖善同文曰宣,聲聞宣遠曰昭,克定禍亂曰武,聰明睿智曰獻,溫柔聖善曰懿,布德執義曰穆,仁義說民曰元,安仁立政曰神,布綱治紀曰平,亂而不損曰靈,保民耆艾曰明,辟土有德曰襄,貞心大度曰匡,大慮慈民曰定,知過能改曰恭,不生其國曰聲,一德不懈曰簡,夙興夜寐曰敬,清白自守曰貞,柔德好眾曰靖,安樂治民曰康,小心畏忌曰僖,中身早折曰悼,慈仁和民曰順,好勇致力曰莊,恭人短折曰哀,在國逢難曰,名實過爽曰繆,壅遏不通曰幽,暴虐無親曰厲,致志大圖曰景,辟土兼國曰桓,經緯天地曰文,執義揚善曰懷,短折不成曰殤,去禮遠眾曰煬,怠政外交曰攜,治典不敷曰祈。
文子·上仁》:且人之為生也,一人蹠來而耕,不益十獁,中田之收不過四石,妻子老弱仰之而食,或時有災害之患,以供上求,即人主之矣。
老子河上公章句》:傷彼之民罹罪於天,遭不道之君,忍喪之痛也。
管子·樞言》:彼欲知,我知之,人謂我,戒之戒之,微而異之。
史記》:冤結紆軫兮,離之長鞠。
春秋左傳》:元年春,楚公子圍聘于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為介,將入館,鄭人惡之,使行人子羽與之言,乃館於外,既聘,將以眾逆,子產患之,使子羽辭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從者,請墠聽命,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對曰,君辱貺寡大夫圍,謂圍將使豐氏,撫有而室,圍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老其蔑以復矣,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之屬也,其敢愛豐氏之祧,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許之,正月乙未,入逆而出,遂會於虢,尋宋之盟也,祁午謂趙文子曰,宋之盟,楚人得志於晉,今令尹之不信,諸侯之所聞也,子弗戒,懼又如宋,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況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於晉,晉之恥也,子相晉國,以為盟主,於今七年矣,再合諸侯,三合大夫,服齊狄,寧東夏,平秦亂,城淳于,師徒不頓,國家不罷,民無謗讟,諸侯無怨,天無大災,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終之以恥午也是懼,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賜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禍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駕於晉也,今武猶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武將信以為本,循而行之,譬如農夫,是穮是蔉,雖有饑饉,必有豐年,且吾聞之,能信不為人下,吾未能也,詩曰,不僭不賊,鮮不為則,信也,能為人則者,不為人下矣,吾不能是難,楚不為患,楚令尹圍請用牲,讀舊書,加于牲上而已,晉人許之,三月,甲辰,盟,楚公子圍設服離衛,叔孫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鄭子皮曰,二執戈者前矣,蔡子家曰,蒲宮有前,不亦可乎,楚伯州犁曰,此行也,辭而假之寡君,鄭行人揮曰,假不反矣,伯州犁曰,子姑憂子皙之欲背誕也,子羽曰,當璧猶在,假而不反,子其無憂乎,齊國子曰,吾代二子矣,陳公子招曰,不憂何成,二子樂矣,衛齊子曰,苟或知之,雖憂何害,宋合左師曰,大國令,小國共,吾知共而已,晉樂王鮒曰,小旻之卒章善矣,吾從之,退會,子羽謂子皮曰,叔孫絞而婉,宋左師簡而禮,樂王鮒字而敬,子與子家持之,皆保世之主也,齊衛陳大夫,其不免乎,國子代人憂,子招樂憂,齊子雖憂弗害,夫弗及而憂,與可憂而樂,與憂而弗害,皆取憂之道也,憂必及之,大誓曰,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三大夫兆憂,能無至乎,言以知物,其是之謂矣。
逸周書·諡法解》:民惠禮曰文。
晏子春秋》:若此而不得,則臣請輓尸車而寄之於國門外宇霤之下,身不敢飲食,擁轅執輅,木乾鳥栖,袒肉暴骸,以望君之。
吳越春秋》:要離渡至江陵,然不行。
列女傳·梁夫人嫕》:追諡竦為褒親候,徵還母及弟等。
漢書·敘傳上》: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以行謠,終保己而貽則兮,里上仁之所廬。
前漢紀》:豈不哉。
東觀漢記·朱遂》:詔曰:「災暴緣類,符驗不虛,政失厥中,狼災為應,至乃殘食孩幼,朝廷悼,思惟咎徵,博訪其故。」
後漢書·祭祀下》:順帝即位,追尊其母曰恭后,陵曰恭北陵。
楚辭·惜誦》:惜誦以致兮,發憤以抒情。
說文解字·心部》::痛也。
方言·第十》:惃、𢠜、頓,惽也。
世說新語·識鑒》:及睹衰危,必興惻。
顏氏家訓·勉學》:楚友婿竇如同從河州來,得一青鳥,馴養愛翫,舉俗呼之為鶡。
文心雕龍·時序》:降及懷,綴旒而已。
抱朴子·金丹》:上古真人念將來之可教者,為作方法,委曲欲使其脫死亡之禍耳,可謂至言矣。
水經注·穀水》:此榆欓後移在城內懷太子浮圖中,近世復遷此寺。
三國志·武帝紀》:朕以不德,少遭凶,越在西土,遷于唐、衞。
高士傳·韓福》:元鳳元年,詔策曰:「朕勞福以官職之事,賜帛五十疋,遣歸。」
群書治要·尚書》:舜因嘉言無所伏,遂稱堯德以成其義,考衆從人,矜孤窮,凡人所輕,聖人所重也。
藝文類聚·言志》:蓋先貴後賤,古富今貧,李流所以發此哀音,雍門所以扣其悲曲,又迫以嚴秋殺氣,萬物多悲,長夜展轉,百憂俱至,況復露鋪草色,風搖樹影,寒蟲夕叫,含輕重而同悲,秋葉晚傷,雜黃紫而俱墜,悲夫,豈復得與二三士友,抗首接膝,履足差肩,摛綺縠之清文,談希夷之至道,唯吳憑之遇夏馥,范式之值孔嵩,其留賃,憐此行乞爾。
通典》:懷若在,太孫當依庶殤不祭。
四書章句集注》:今書閔作,無凡民二字。
西遊記》:觀彼孤魂,深宜哀
三國演義》:君侯始與皇叔同敗於長坂,計窮力竭,將欲遠竄,吾主矜皇叔身無處所,不愛土地。
廣韻·》:旻:仁覆下謂之旻天。
太平御覽·天部上》:秋為旻天,旻猶也。
太平廣記·漢武帝》:意是其有心。
朱子語類·法制》:如靖康,李忠死於虜手,亦可謂得其死。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