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1D8

說文小篆

部首:+ 14筆 = 共18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45第35 頁377第14 康熙字典: 頁406第24 辭海: 卷5頁4730第6 GSR: 第315.f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364第01
表面結構:上:,下:
國語發音:chì ㄔˋ
粵語發音:cit3
說文解字:心部》懘:惉懘也。从心滞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懘:又昌厲切。
廣韻·去聲··》懘:㥈懘音不和也,㥈樂記作帖。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心部·十四》懘:《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尺制切,音掣。本作滯。或从心,亦作慸𢤔,音敗。不和也。又《集韻》丑例切。義同。或作㦅。又《集韻》充至切,音痓。又《玉篇》《廣韻》尺氏切《韻會》敞爾切《正韻》尺里切,𠀤音侈。義𠀤同。
反切:尺氏 (《廣韻·上聲··》) 昌厲 (《廣韻·上聲··》) 尺制 (《廣韻·去聲··》)

原典出處

禮記·樂記》:五者不亂,則無怗之音矣。
If there be no disorder or irregularity in these five notes, there will be no want of harmony in the state.
史記·樂書》:五者不亂,則無惉之音矣。
說文解字·心部》:惉:惉,煩聲也。
急就篇》:消渴歐逆欬讓。
群書治要·樂記》: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怠,本書怠作怗,之音矣。
通典》:五者不亂,則無●之音矣。
廣韻·》:𢛈:𢛈音不和也,禮記作怗。
太平御覽·雅樂上》: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之音矣。
康熙字典·》:觢:《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尺制切,音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四》:不,生,子諒咸進。
唐才子傳·卷八》:夫才情斂之不盈握,散之彌八紘,遣意於時間,寄興於物表,或上下出入,縱橫流散,游刃所及,孰非我有,本無拘縛惉之忌也。
史記》:【集解】鄭玄曰:「惉,獘敗不和之貌也。」
萇楚齋五筆》:非是,則束縛勉強牽制,非病怗,即嫌生澀,縱使字字合律,亦屬惡道。
南史》:而進選之舉既隳中代,登造之律,未聞當今,必欲豐本康務,庇人濟俗,匪更惉,奚取九成。
說文解字注》:...唬豪媧蟠ǎ四局坌橐病4觼又鄞訋w。
宋學士文集·卷第七十》:鬯和免帖,疊奏㱕繹純。
古樂苑·卷十四》:以息和且均同前。
宋史》:...type="person">不顯示全文
宋史紀事本末》:比令有司,播之教坊,試於殿庭,無惉焦急之聲。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