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DBC

說文小篆

同義字
簡體字

異體字

部首:+ 8筆 = 共11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72第4 頁424第53 康熙字典: 頁628第24 辭海: 卷8頁0410第4 GSR: 第755.l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657第06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𡰏
國語發音:liáng liàng ㄌㄧㄤˊ ㄌㄧㄤˋ
粵語發音:loeng4
唐代發音:*liɑng
說文解字:水部》涼:薄也。从水京聲。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涼:薄也,亦寒涼也,又州名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六國時至秦屬戎狄月氏居焉秦置三十六郡西北唯有隴西北地二郡於漢屬涼州部至武帝改雍州爲涼州後獻帝分渭川河西四郡爲雍州建安十八年復改爲涼州又姓魏志有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廣韻·去聲··》涼:薄也。又吕張切。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水部·》涼:《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說文》薄也。《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又風名。《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又州名。《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又與䣼同。《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𠀤音亮。佐也。《·大雅》涼彼武王。本亦作諒。《韓詩》作亮。又信也。《·大雅》涼曰不可。
反切:吕張 (《廣韻·下平聲··》) 力讓 (《廣韻·去聲··》) 吕張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cool, cold; disheartened

原典出處

孟子·盡心下》:行何為踽踽
Why do they act so peculiarly, and are so cold and distant?
禮記·月令》: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Cool winds come; the white dew descends the cicada of the cold chirps.
詩經·北風》:北風其、雨雪其雱。
Cold blows the north wind; Thick falls the snow.
春秋繁露》:恩及於金石,則風出。
韓詩外傳·卷三》:》曰:「牧野洋洋,檀車皇皇,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白虎通德論·封禪》:孝道至則以蓮莆者,樹名也,其葉大於門扇,不搖自扇,於飲食清,助供養也。
潛夫論·救邊》:往者羌虜背叛,始自、并,延及司隸,東禍趙、魏,西鈔蜀、漢,五州殘破,六郡削迹,周迴千里,野無孑遺,寇鈔禍害,晝夜不止,百姓滅沒,日月焦盡。
論衡·寒溫》:春溫夏暑,秋冬寒,人君無事,四時自然。
風俗通義》:然宣度州知名士,吾是以云耳。
孔叢子·楊柳賦》:嗟茲楊柳,先生後傷,蔚茂炎夏,多陰可,伐之原野,樹之中塘,溉浸以時,日引月長,巨本洪枝,條脩遠楊,夭繞連枝,猗𨚗其旁,或拳句以逮下土,或擢跡而接穹蒼,綠葉累疊,鬱茂翳沈,蒙籠交錯,應風悲吟,鳴鵠集聚,百變其音。
蔡中郎集·彈琴賦》:甘露潤其末,風扇其枝。
列子·天瑞》: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短能長,能員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能浮能沈,能宮能商,能出能沒,能玄能黃,能甘能苦,能羶能香。
文始真經·二柱》:關尹子曰:「寒暑溫之變,如瓦石之類,置之火即熱,置之水即寒。」
管子·五行》:然則風至,白露下,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馬,衍組甲厲兵,合什為伍以修於四境之內。
吳子·圖國》:冬日衣之則不溫,夏日衣之則不
淮南子·時則訓》:故正月失政,七月風不至。
呂氏春秋·八月紀》:風生。
史記·秦始皇本紀》:棺載轀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
春秋左傳》: 對曰:以其物享焉,其至之日,亦其物也,王從之,內史過往,聞虢請命,反曰,虢必亡矣,虐而聽於神,神居莘,六月,虢公使祝應,宗區,史嚚,享焉,神賜之土田,史嚚曰,虢其亡乎,吾聞之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德,其何土之能得。
逸周書·時訓解》:立秋之日,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鹽鐵論·論菑》:月令:『風至,殺氣動,蜻蛚鳴,衣裘成。』
漢書》:宜因其罪惡未成,未疑漢家加誅,陰敕旁郡守尉練士馬,大司農豫調穀積要害處,選任職太守往,以秋時入,誅其王侯尤不軌者。
前漢紀·高后紀》:陰勝故為寒
東觀漢記·西羌》:州刺史奏林贓罪,復收繫羽林監,遂死獄中。
後漢書·天文中》:後廣陵王荊與沈,楚王英與顏忠各謀逆,事覺,皆自殺。
西京雜記·第五》:其著者,葶藶死於盛夏,款冬華於嚴寒,水極陰而有溫泉,火至陽而有焰。
周禮·天官冢宰》:漿人:掌共王之六飲水、漿、醴、、醫、酏,入于酒府。
楚辭·遠遊》:風伯為作先驅兮,氛埃闢而清
焦氏易林·頤之》:屯:三雁俱行,避暑就
說文解字·艸部》:堯時生於庖廚,扇暑而
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風,西風謂之泰風,焚輪謂之穨,扶搖謂之猋,風與火為庉,迴風為飄,日出而風為暴,風而雨土為霾,陰而風為曀。
釋名·釋州國》:州,西方所在寒也。
方言·第三》:州西南之間曰膠,自關而東西或曰譎,或曰膠。
黃帝內經·論勇》:少俞曰:春青風夏陽風,秋風,冬寒風。
傷寒論·辨脈法》: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和者,何也?
金匱要略》: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
道德真經註》:常之為物,不偏不彰,無皦昧之狀,溫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
世說新語·德行》:王戎父渾有令名,官至州刺史。
顏氏家訓·書證》:後漢書:「酷吏樊曄為天水郡守,州為之歌曰:『寧見乳虎穴,不入冀府寺。』」
文心雕龍·隱秀》:如欲辨秀,亦惟摘句「常恐秋節至,飆奪炎熱」,意淒而詞婉,此匹婦之無聊也。
抱朴子·論仙》:盛陽宜暑,而夏天未必無日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