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DCB

說文小篆

異體字

部首:+ 8筆 = 共11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17第16 康熙字典: 頁629第14 辭海: 卷8頁0240第2 GSR: 第655.e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642第05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𭪳 。 Component of: 𫶒
國語發音:lín lìn ㄌㄧㄣˊ ㄌㄧㄣˋ
粵語發音:lam4
唐代發音:*lim
說文解字:水部》淋:以水𣵽也。从水林聲。一曰淋淋,山下水皃。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淋:以水沃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水部·》淋:《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犁針切《正韻》犁沈切,𠀤音林。《說文》以水沃也。一曰淋淋,山下水貌。又淋漓,渥貌。亦作淋離。《揚雄·羽獵賦》淋離廓落。又池名。卽太液池。《王子年·拾遺記》昭帝元始元年,穿淋池廣千步。又與霖通。又《集韻》力鴆切,臨去聲。亦水沃也。《集韻》或作𩱬。
反切:力尋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drip, soak, drench; perfectly

原典出處

戰國策》:使我逢疾風雨,壞沮,乃復歸土。
漢書·揚雄傳上》:萃傱允溶,離廓落,戲八鎮而開關。
楚辭·哀時命》:冠崔嵬而切雲兮,劍離而從橫。
焦氏易林·比之》:陰氣下,洪水不處,牢人開戶。
說文解字·水部》::以水𣵽也。
黃帝內經·官能》:審其所在,寒熱露以輸異處,審於調氣,明於經隧,左右肢絡,盡知其會。
傷寒論》:數下之,則甚。
金匱要略》:桃子多食,令人熱,仍不得入水浴,令人病瀝寒熱病。
抱朴子·仙藥》:又向日看之,晻晻純黑色起者,不中服,令人病發瘡。
水經注·洧水》:長平東南陂北畔有一阜,東西減里,南北五十許步,俗謂之新亭臺,又疑是杜氏所謂辰亭而未之詳也。
藝文類聚·》:又《愁霖賦》曰:夫何季秋之淫雨兮,既彌日而成霖,瞻玄雲之晻晻兮,聽長霤之,中宵夜而歎息,起飾帶而撫琴。
通典·悅般》:太武真君九年,遣使朝獻,并送幻人,稱能割人喉脈令斷,擊人頭令骨陷,皆血出漓,或數升,或盈斗,以草藥內其口中,令嚼咽之,須臾血止,養瘡一月復常,又無痕瘢。
意林》:晝則以醇酒其骨髓,夜則以房室輸其血氣。
西遊記》: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公等,將著一個血的龍頭,擲在帝前,啟奏道:「陛下,海淺河枯曾有見,這般異事卻無聞。」
三國演義》:十指漓處,千秋仰異名。
金瓶梅》:那婆子正打了一瓶酒,買了一籃菜蔬果品之類,在街上遇見這大雨,慌忙躲在人家房檐下,用手帕裹著頭,把衣服都濕了。
封神演義》:黃妃將姜后一目血的捧將上來
廣韻·》:灕:灕秋雨也。
太平御覽·雨上》:《傅子》曰:昔者伯牙子游於泰山之陰,逢暴雨,止於巖下,援琴而鼓之,為雨之音,更造崩山之曲。
太平廣記·杜悰》:乃半面為漏雨所故也。
朱子語類·論取士》:如笮酒相似,第一番了,第二番又了,第三番又了。
郁離子·靈邱丈人》:夏不烈日,冬不凝澌,飄風吹而不搖,雨沃而不漬。
紅樓夢》:引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邊滴翠亭上,香汗漓,嬌喘細細。
全唐詩》:漓颯遝,進退成行。
康熙字典·十一》:《揚雄·羽獵賦》離廓落。
儒林外史》: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