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11D

部首:+ 8筆 = 共12筆.
字典出處:康熙字典: 頁673第18 漢語大字典: 卷3頁2210第05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hùn ㄏㄨㄣˋ
粵語發音:fan3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火部·》焝:《集韻》《類篇》𠀤呼困切,音惛。《玉篇》火也。《集韻》火貌。

原典出處

新序·雜事二》:女曰:「今大王之君國也,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強楚之讎,外有二國之難,內聚姦臣,眾人不附。」
康熙字典·》:又《廣韻》呼悶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困切,𠀤音
山西通志·卷六十三》:薨,子知襲。
欽定續文獻通考》: 表柣子知
弇山堂別集》:今王知嗣。
弇山堂別集》:靖安端僖王表柣靖第四子薨壽六十五子今王知
弇山堂別集》:靖安端僖王表柣靖第四子薨壽六十五子今王知
明諡紀彙編·卷十一》:靖安王知
名山藏》:靖安王表柣以鎮國將軍封有道氣能詩薨子知薨今王新土立三世俱能詩子慎金役其宗王傳生也
集韻·卷七》:〇惛呼困切不憭也文五火皃𠉣耄忘也暗也亦姓涽涽濁水
玉篇》:...明火也𤐩口蓋切火也火困切火也七選切...
五音集韻》:曉一惛呼悶切迷忘也又呼困切六火貌𠉣耄忘也暗也亦姓涽涽濁水昏迷不幹事也忘失也此字元在恨韻中收之昌黎子改於此慁韻永為正矣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