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6B5

部首:+ 8筆 = 共13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503第19 頁518第40 康熙字典: 頁791第24 辭海: 卷9頁3820第5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756第03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𤿸 。 Component of: 𣛵
國語發音:què ㄑㄩㄝˋ
粵語發音:coek3 zoek3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皵:皮皴。《爾雅》云:棤皵謂木皮甲錯。
廣韻·入聲··》皵:皮細起。七迹切,八。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皮部·》皵:《廣韻》《正韻》七雀切《集韻》《韻會》七約切,𠀤音鵲。皮皴也。又木皮甲錯也。《爾雅·釋木》大而皵楸,小而皵榎。《疏》樊光云:皵,豬皮也。謂樹皮粗也。《鄒浩四柏賦》皮皴皵以龍驚。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迹切,音磧。義同。又《廣韻》皮細起也。又《集韻》思積切,音昔。又倉各切,音錯。義𠀤同。本作𥀟。通作𣛵。
反切:七雀 (《廣韻·入聲··》) 七迹 (《廣韻·入聲··》)

原典出處

爾雅·釋木》:槐小葉曰榎,大而,楸,小而,榎。
廣韻·》:𤿚:皮惡也。
太平御覽·》:大而音鵲楸。
康熙字典·十一》:䚍:《集韻》七迹切,音
晚晴簃詩匯》:喬乾膚繭,灌叢容妍嫭。
衍極》:又多木橫裂紋,時有皴失字處,士大夫不能盡別也。
趙氏鐵網珊瑚·卷十六》:...見峯頂羣松如沃峯,背類覆盂,麤如礪,可縱步,四人爭先若飛,余...
日本訪書志》:《覽友生古風》「皴老松根」,席「」誤「散」。
說文解字注》:文大而楸,小而榎。
画繼·卷五》:而其妙處頭爪皴見於殼間,鼻竅深潤,觀者疑真息也。
農政全書·卷三十八》:【楸、梓、榎】《爾雅》曰:槐,小葉曰榎,大而楸,小而檟。
御定駢字類編》:《石老》鄒浩《四柏賦》:根盤薄而丨丨兮,皮皴,以龍驚深。
衍極》:又多木橫裂紋,時有皴失字處,士大夫不能盡別也。
古經解鉤沉·卷三十》:大而楸,小而榎。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