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702

同義字
𥄆
同義字

部首:+ 4筆 = 共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5第31 頁352第36 康熙字典: 頁802第09 辭海: 卷9頁4730第1 GSR: 第590.r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476第07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𥄇 。 Component of: 𤋇
國語發音:shì ㄕˋ
說文解字:目部》眂:眂皃。从目氏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眂:眂眂役目。
廣韻·去聲··》眂:眂並古文。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目部·》眂:《唐韻》常利切《集韻》時利切,𠀤音嗜。《說文》眂貌。又與視通。《周禮·天官·大宰》王眂治朝,則贊聽治。又《食醫》凡食齊眂春時。《疏》眂,猶比也。《師曠·禽經》白鷁相眂而孕。《註》雄雌相視而孕也。又《博雅》語也。《正韻》與眎通。互詳眎字註。又《廣韻》承旨切《正韻》善指切,𠀤嗜上聲。亦與視同。又《唐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𠀤嗜平聲。《玉篇》視也。《廣韻》眂眂役目。又《集韻》章移切,音支。義同。《說文》見部,古視字从氐。《舉要》亦作眡。○按从氐非,視音諧聲,當以从氏爲正。
考證:〔《周禮·天官·大宰》王眂治朝,則贊聽政。〕謹照原文聽政改聽治。
反切:是支 (《廣韻·上平聲··》) 常利 (《廣韻·去聲··》)

原典出處

說文解字·目部》:皃。
廣韻·》:役目。
太平御覽·》:《周禮·春官》瞭,掌擊頌磬、笙磬。
太平廣記·田媼》:張家母面上有瘡瘢,眼下皮急,極霑,若更有此語,可報云。
康熙字典·》:又《周禮·春官·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凶,五曰闇。
道德真經取善集》:夫至人塞兌閉門,而善能收歛聽,鉗口結舌,故曰:塞其兌,閉其門也。
冲虛至德真經鬳齋口義》:不知所者,言其無見也。
晚晴簃詩匯》:瘤墮卻針腦,蚤正必綆。
晉書·列傳第六十二》:嘲哮者以粗發為高亮,韞蠢者以色厚為篤誠,痷婪者以博納為通濟,々者以難入為凝清,拉答者有沈重之譽,嗛閃者得清剿之聲,嗆啍怯畏於謙讓,闒茸勇敢於饕諍。
皇朝通典·卷四十一》:方澤先期三日,遣公侯伯一人牲,前二日,遣禮部、堂官省牲。
御批資治通鑑綱目前編》:...,示不相沿,以建丑為正,易民之,若天時大變,亦一代之事,亦越...
說文解字注》:與目部,氏聲迥別。
山堂肆考·卷一百三十》:發憤囹圄,沒而猶
晉書·列傳第六十二》:嘲哮者以粗發為高亮,韞蠢者以色厚為篤誠,痷婪者以博納為通濟,々者以難入為凝清,拉答者有沈重之譽,嗛閃者得清剿之聲,嗆啍怯畏於謙讓,闒茸勇敢於饕諍。
讀四書大全說》:而供戒具、薦羞、滌濯者,亦必就此五十六人中擇之,終不他取於別官之賢者,而一聽之於射。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