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84C

部首:+ 6筆 = 共11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505第25 康熙字典: 頁830第02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430第08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luò ㄌㄨㄛˋ ㄌㄧˋ ㄍㄜˋ
粵語發音:gok3 lok6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硌:磊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石部·》硌:《廣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山上大石也。《山海經》西上申之山,無草木而多硌石。又《玉篇》石次玉。又《韻會》磊硌,石貌。又硌硌,石堅不相入貌。又《嵆康·琴賦》碪䂽磥硌,美聲將興。《註》磥硌,壯大貌。又《集韻》郞狄切,同礫。小石也。
反切:盧各 (《廣韻·入聲··》)

原典出處

山海經·西山經》: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無草木,而多石,下多榛楛,獸多白鹿。
馬王堆》:是故不欲□□若玉,□□。
水經注·河水》:《山海經》曰:水出上申之山,上無草木,而多石,下多榛楛,湯水出焉。
藝文類聚·言志》:【賦】《後漢馮衍顯志賦》曰:馮子以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如石,風興雲蒸,一龍一蛇,合道翱翔,與時變化,夫豈守一節哉。
三國演義》:可分兵四:兩路兵從山僻小路,乘虛去劫蜀寨。
廣韻·》:礧:礧大石。
太平御覽·石上》:《釋名》曰:山體曰石,石也,,音落。
太平廣記》:觀九陔之礨
紅樓夢》:鳳姐又道:「媽媽很嚼不動那個,沒的倒了他的牙。」
康熙字典·》:川谷兮淵淵,山峊兮
天中記·卷二十五》:...>叔鸞髙才磥,英聲逺播,少者懐之,長者慕之...
冊府元龜》:後仁軌為大司憲,異式尚為侍御史,心不自安,因凶災,仁軌瀝觴曰:「仁軌若念疇日之事者,有如此觴異!」式尋遷詹事丞,時論紛然。
宋書》:游君山,甚為真,磪磈砟,爾自為神。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今以淺懷,得聞高論,銷疑散滯,渙若春冰,始知釋典茫茫,該羅二諦,儒宗,總括九流,信常談,無得而稱者矣。
雲南通志·卷五》:恩安縣附郭鎮雄州綽紐,左峙砌,右蟠苴斗河横於南,白水江繞其北,山川險扼,地勢阻深。
明文海·卷十七》:乃度天門之閌閬兮,登光相之削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五》:怨行,見嗤於鄉閭;忘義私暱,取擯於親族。
蕉軒隨錄·卷五》:金之將將,不如石之;玉之錄,不如石之;卉木之便娟,不如石之堅頑。
浙江通志·卷十五》:大峰山 《紹興府志》:在府城北三十五里,多梔白花,黃柎,黃實多,石有洞焉,石投之,泠然有風,曰風洞。
古詩紀·卷二十一》:遊君山,甚為真,磪䃬砟,爾自為神。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