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9F7

部首:+ 6筆 = 共11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70第13 康熙字典: 頁852第28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602第18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zhí ㄓˊ
粵語發音:zat1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秷:刈禾聲。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禾部·》秷:《廣韻》《集韻》𠀤陟栗切,音窒。刈禾聲。又或作挃。《·周頌》穫之挃挃。
反切:陟栗 (《廣韻·入聲··》)

原典出處

廣韻·》::刈禾聲。
康熙字典·》:又《集韻》陟栗切,音
皇朝經世文編》:雖總秸粟米但賦於甸服。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稂蕩卑,里適逾金。
禮記章句》:「秩」,許慎曰「積也」,謂粟。
農政全書·卷七》:《良耜》之詩云:「獲之,積之栗栗。
古經解鉤沉·卷四》:納銍
晚晴簃詩匯》:自天降康麰來貽,䆅堆積如京坻。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稂蕩卑,里適逾金。
甲申雜記》:湖南提刑唐,字碩夫。
農政全書·卷七》:《良耜》之詩云:「獲之,積之栗栗。
明史紀事本末》:然皆方物筐篚,非秸粟米,負重致遠也。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