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7A86

說文小篆

部首:+ 5筆 = 共10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43第47 康熙字典: 頁864第18 辭海: 卷1頁0001第05 GSR: 第641.c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724第05
表面結構:上:,下:。 Component of: 𠷖
國語發音:biǎn ㄅㄧㄢˇ
粵語發音:bin2
說文解字:穴部》窆:葬下棺也。从穴乏聲。《周禮》曰:「及窆執斧。
宋本廣韻:廣韻·去聲··》窆:下棺。方驗切,又方亘切,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穴部·》窆:《唐韻》方驗切《集韻》《韻會》《正韻》陂驗切,𠀤音砭。《說文》葬下棺也。《周禮·地官》及窆執斧,以涖匠師。又《春官》共喪之窆器。《註》下棺豐𥓓之屬。又《集韻》悲檢切,音貶。義同。又逋鄧切。與𥦜同。《韻會》或作封。見禮記。
反切:方驗 (《廣韻·去聲··》) 方亘 (《廣韻·去聲··》)
英文翻譯:to put a coffin in a grave

原典出處

墨子·節葬下》:昔者堯北教乎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陰,衣衾三領,榖木之棺,葛以緘之,既而後哭,滿埳無封。
Anciently, Yao went north to instruct the eight tribes of Di. He died on the way and was buried in the shade of Mt. Qiong. Of shrouds there were three pieces. The coffin was of soft wood, and sealed with flax linen. Weeping started only after burial. There was no mound, only the pit was filled up.
說苑·脩文》:曰,禮不豫凶事,死而後治凶服,衣衰飾,修棺槨,作穿宅兆,然後喪文成,外親畢至,葬墳集,孝子忠臣之恩厚備盡矣。
孔叢子·廣名》:下棺,謂之
蔡中郎集》:靈柩將,申敕脩儀,煢煢在疚。
後漢書·獨行列傳》:式未及到,而喪已發引,既至壙,將,而柩不肯進。
周禮·地官司徒》:,執斧以蒞匠師。
儀禮·既夕禮》:
說文解字·穴部》::葬下棺也。
金樓子·志怪》:寶武母,蛇擊柩前。
水經注·易水》:其東謂之石虎岡,范曄《漢書》云:中山簡王焉之也。
神仙傳·薊子訓》:兒識其母,喜笑欲往母,乃取之,意猶不了,子訓既去,夫婦共往掘視所埋死兒器中,有泥兒長六寸許耳,此兒遂長大
藝文類聚》:【碑】《後魏溫子昇舜廟碑》曰:懷山不已,龍門未闢,大道御世,天下為公,感夢長人,明●仄陋,釐降二女,結友九男,執耜歷山,耕夫所以謝畔,施罟雷澤,漁父於是讓川,亦既登庸,以之納錄,九官咸事,百揆時敘,有大功於當世,集歷數而在躬,受文祖之命,致昭華之玉,班五瑞於群后,禋六宗於上玄,舞干戚而遠夷賓,棄金璧而幽靈應,青雲浮洛,榮光塞河,符瑞必臻,休祥咸萃,以君人之大德,為帝王之稱首,陟方之駕遂往,蒼梧之不歸,爰自先民,實存舊廟,既緝葯房,遂鎮瑤席,龍駕帝服,蓋依俙於慕舜,交鼓亙瑟,實髣彿於聞韶。
通典·葬儀》:,乃下器壙中。
廣韻·》::下棺。
太平御覽·交友二》:未屆,而喪已發引,至坑,將,而柩不肯進。
太平廣記》:以其月十四日,於雷平山,同軒轅之葬衣冠。
墨子閒詁·節葬下》:既●而後哭,畢云:「『●』,當為『犯』,『』字之假音也。」
全唐詩》:如何孤裏,猶自讀三墳。
康熙字典·》:舊塋盟津北,野動鼓錚。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