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1D1

說文小篆

部首:+ 14筆 = 共18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75第28 康熙字典: 頁997第10 辭海: 卷1頁1053第04 GSR: 第134.h 漢語大字典: 卷3頁2120第07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 ér nào ㄖㄨˊ ㄦˊ ㄋㄠˋ
粵語發音:ji4 jyu4 naau6
說文解字:肉部》臑:臂羊矢也。从肉需聲。讀若襦。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臑:嫩耎皃。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肉部·十四》臑:《唐韻》那到切《集韻》《韻會》乃到切《正韻》奴報切,𠀤音𨱵。《說文》臂羊矢也。《徐曰》按史記,龜前臑骨,帶之入山林不迷。蓋骨形象羊矢,因名之。《廣韻》臂節。《韻會》肩腳也。《儀禮·鄕射禮》折脊脅肺臑。《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疏》臂臑謂肩腳也。《史記·龜筴傳》取前足臑骨,穿佩之。《註》臑臂。又《說文長箋》黃蹢躅,一名臑羊華。又《集韻》奴刀切,音夔。義同。又《集韻》人之切,音而。與胹同。爛也。秦晉之郊謂熟曰胹。《枚乗·七發》熊蹯之臑。《註》臑,音而,熟也。《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些。《註》臑若,熟爛也。又《集韻》五管切,音輐。體燠也。又《集韻》昏困切,音䵪。肉醢。又《集韻》汝朱切《正韻》如朱切,𠀤音儒。《廣韻》𡟓耎貌。《集韻》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義。
反切:人朱 (《廣韻·上平聲··》)
英文翻譯:soft

原典出處

禮記·少儀》:其禮:大牢則以牛左肩、臂、折九個,少牢則以羊左肩七個,特豕則以豕左肩五個。
荀子·臣道》:忠信以為質,端愨以為統,禮義以為文,倫類以為理,喘而言,而動,而一可以為法則。
九章算術·商功》:今有鱉下廣五尺,無袤,上袤四尺,無廣,高七尺。
淮南子·詮言訓》:周公殽不收於前,鐘鼓不解於縣,以輔成王而海內平。
呂氏春秋·過理》:使宰人熊𨆌不熟,殺之,令婦人載而過朝以示威,不適也。
史記·龜策列傳》:傳曰:「取前足骨穿佩之,取龜置室西北隅懸之,以入深山大林中,不惑。」
鹽鐵論·散不足》:今民間酒食,殽旅重疊,燔炙滿案,鱉膾鯉,麑卵鶉鷃橙枸,鮐鱧醢醯,眾物雜味。
漢書·宣元六王傳》:又姬朐故親幸,後疏遠,數歎息呼天。
楚辭·招䰟》:肥牛之腱,若芳些。
儀禮·鄉射禮》:獲者之俎,折脊、脅、肺、
說文解字·肉部》::臂羊矢也。
黃帝內經·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金樓子·說蕃》:後為姬朐遣其家告之,坐削兩縣。
藝文類聚·甘蔗》:騷,鱉炮焦有柘漿。
通典·遣奠》:士包三丢,前脛折取臂,後脛折取骼也。
論語注疏·鄉黨》:「割不正,不食」者,謂折解牲體,脊脅臂之屬,禮有正數,若解割不得其正,則不食也。
廣韻·》::嫩耎皃。
太平御覽·食下》:今則燔炙滿案,豚、包鱉、膾鯉。
太平廣記·唐玄宗》:有羊臂,上顧使太子割。
全唐詩·古意九首》:不慕需類,附勢同崩奔。
康熙字典·》:言肩有袖,至臂而止,今呼齊肩。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