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6AF

部首:+ 5筆 = 共11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08第3 康熙字典: 頁1079第13 辭海: 卷1頁1885第01 GSR: 第994.d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843第12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qiū ㄑㄧㄡ
粵語發音:jau1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蚯:蚯蚓蟲名禮記孟夏月蚯蚓出。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虫部·》蚯:《唐韻》去鳩切《集韻》袪尤切,𠀤音丘。《禮·月令》孟夏蚯蚓出。《本草註》蚓之行也,引而後申,其塿如丘,故名蚯蚓。餘詳蚓字註。
反切:去鳩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earthworm

原典出處

禮記·月令》:螻蟈鳴,螾出,王瓜生,苦菜秀。
The green frogs croak. Earth-worms come forth. The royal melons grow. The sow-thistle is in seed.
說苑·雜言》:蚓內無筋骨之強,外無爪牙之利。
文子·上德》:玉在山而草木潤,珠生淵而岸不枯,蚓無筋骨之強,爪牙之利,上食咘堁,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慎子·威德》:故騰蛇遊霧,飛龍乘雲,雲罷霧霽,與蚓同,則失其所乘也。
呂氏春秋》:蚓結。
史記》:『伐柯者其則不遠』,君忘會稽之
逸周書·時訓解》: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後漢書》:要之,魚不可脫於淵,神龍失埶,即還與蚓同。
焦氏易林·家人之》:蚓冬行,解我无憂。
群書治要·威德》:故騰蛇遊霧,飛龍乘雲,雲罷霧霽,與蚓同,則失其所乘也。
藝文類聚·》:《後漢桓麟七說》曰:香萁為飯,雜以梗菰,散如細,搏似凝膚,河黿之羹,齊以蘭梅,芳芬甘旨,未咽先滋,椅梧與梓,生乎曾崖,上仰貫天之山,下臨洞地之谿,飛霜厲其末,飆風激其崖,孤琴徑其根,雜鳥集其枝,王良柏其左,造父驂其右,揮沫揚鑣,焂忽長驅,輪不暇轉,足不及驟,騰虛踰浮,瞥若飆霧,追慌忽,逐無形,速疾影之超表,捷飛響之應聲,超絕壑,踰懸阜,馳猛禽,射勁鳥,騁不失蹤,滿不空發,彈輕翼於高冥,窮疾足於方外。
意林》:食土者,無心而惠,蚓是也。
西遊記》:急縱身跳在空中,念聲「唵」字咒語,把那北海龍王喚來:「我把你這個帶角的蚓,有鱗的泥鰍!」
廣韻·》:蚓蟲名禮記孟夏月蚓出。
太平御覽·夏上》:立夏之日,螻蟈鳴,後五日蚓出,後五日王瓜生,盛德在火,迎夏于南郊,迎夏為祀赤帝。
太平廣記》:吟竟,彌明曰:「時於蚓竅,微作蒼蠅聲。」
全唐詩·石鼎聯句》:時於蚓竅,微作蒼蠅鳴。
康熙字典·十六》:蚓,吳楚呼爲寒䘆。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