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95F

同義字

部首:+ 13筆 = 共1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20第4 康熙字典: 頁1125第35 辭海: 卷1頁2205第04 GSR: 第655.l 漢語大字典: 卷5頁3117第07
表面結構:左:,右:。 Component of: 𡅢
國語發音:jīn ㄐㄧㄣ
粵語發音:kam1
唐代發音:*gyim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襟:袍襦前袂。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衣部·十三》襟:《唐韻》《韻會》𠀤居吟切,音金。《說文》交衽也。《廣韻》袍襦前袂也。《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釋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禦風寒也。亦作衿。《類篇》又作𧛛。《玉篇》又作䘳。
反切:居吟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lapel, collar

原典出處

揚子法言》:沾項漸,堯舜乎。
But bloodied necks staining collars —could this have been the way of Yao and Shun?
莊子·齊物論》: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
When (the ruler of) the state of Jin first got possession of her, she wept till the tears wetted all the front of her dress.
說苑·辨物》:言未已,涕泣沾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白虎通德論·嫁娶》:母施結帨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宮事。」
新序·節士》:原憲冠桑葉冠,杖藜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衽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論衡·答佞》:蘇秦下,說鬼谷先生泣下沾
蔡中郎集》:以公長于帶,拜鉅鹿太守,悝畏怖明憲,檢于靜息,自將作大匠徵,未到而章謗先入,故轉拜議郎,遂用免官。
孫子兵法·九地》: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則諸劌之勇也。
淮南子·道應訓》:王俯而泣,涕沾,起而拜群大夫
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
晏子春秋》:舞三,而涕下沾
吳越春秋》:東南為司馬門,立增樓冠其山巔,以為靈臺起離宮於淮陽,中宿臺在於高平,駕臺在於成丘,立苑於樂野,燕臺在於石室,齋臺在於山。
越絕書》:願一與吳交天下之兵於中原之野,與吳王整交臂而奮,吳越之士,繼蹟連死,士民流離,肝腦塗地,此孤之大願也。
戰國策》:支期曰:「王急召君,君不行,血濺君矣!」
鹽鐵論·論功》:文學曰:「匈奴車器無銀黃絲漆之飾,素成而務堅,絲無文采裙褘曲之製,都成而務完。」
列女傳·魯臧孫母》:臧孫母泣下曰:「吾子拘有木治矣。」
前漢紀》:俛首撫
東觀漢記·散句》:感念沾
後漢書》:往化既孚,改輸寶。
西京雜記·第一》: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開樓,俱以習之。
楚辭·離騷經》:攬茹蕙以掩涕兮,霑余之浪浪。
爾雅·釋器》:衣,眥,謂之
釋名·釋衣服》:,禁也。
世說新語·言語》:因泣下流
顏氏家訓·兄弟》: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後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
文心雕龍·練字》:夫《爾雅》者,孔徒之所纂,而《》、《》之帶也。
金樓子·立言上》:但性頗狷急,或有不堪,不欲蘊蓄胸,須令豁然無滯。
水經注·獲水》:其樓之側,汳帶泗,東北為二水之會也。
三國志·吳主傳》:遂流涕沾
高士傳·蒲衣子》:大舜虛,模範是求。
群書治要·》:狼狽失據,塊然囚執,俯首拊,屈於獄吏,可不愍哉。
藝文類聚·言志》:身賤犬馬,德輕鴻毛,至乃歷玄關,排金門,升玉堂,伏櫺檻於前殿,臨曲池而行觴,既威儀虧替,言辭漏泄,雖恃平原養士之懿,愧無毛遂耀穎之才,深蒙薛公折節之禮,而無馮諼三窟之效,屢獲信陵虛左之德,又無侯生可述之美,凡此數者,乃質之所以憤積於胸,懷眷而於邑者也。
通典》:又銘其背,各為八字迴文,其詞曰「忠正貞直,崇慶榮職」。
西遊記》:行者請師父高坐,他卻一一從頭唱名搜檢,都要解放衣,分明點過,更無袈裟。
三國演義》:乘馬而行,不到半路,只見兩行紅燈照道,呂布騎馬執戟而來,正與王允撞見,便勒住馬,一把揪住衣,厲聲問曰:「司徒既以貂蟬許我,今又送與太師,何相戲耶?」
金瓶梅》:當下二人雲雨才罷,正欲各整衣,只見王婆推開房門入來,大驚小怪,拍手打掌,低低說道:「你兩個做得好事!」
封神演義》:姜后悲悲泣泣,淚下沾
廣韻·》:衭:衣前
太平御覽·》: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而當之曰:「快哉,此風!」
太平廣記》:帶間解一琥珀合子,中有物隱隱若蜘蛛形狀,謂二子曰:「吾輩水仙也。」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