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8B20

簡體字

部首:+ 10筆 = 共17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48第38 康熙字典: 頁1176第07 辭海: 卷1頁2534第03 GSR: 第1144.j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007第13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
國語發音:yáo ㄧㄠˊ
粵語發音:jiu4
唐代發音:iɛu
宋本廣韻:廣韻·下平聲··》謠:謡歌也。《爾雅》云:徒歌謂之謡。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言部·》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餘招切,音遙。與䚻同。謠歌也。《爾雅·釋樂》徒歌謂之謠。《·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孫炎曰:聲消搖也。韓詩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戴侗曰:歌必有度曲節,謠則但搖曳永誦之,兒童皆能爲,故有童謠也。《前漢·藝文志》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南齊書·五行志》歌謠,口事也。口氣逆則惡言,或有怪謠焉。又毀也。詳諑字註。又《集韻》或作猶。《禮·檀弓》陶斯咏,咏斯猶。又《韻會》通作繇。《前漢·李尋傳》人民繇俗。《師古註》謂若童謠,及輿人之誦。又叶夷周切,音由。《前漢·班固敘傳》嬀巢姜於孺筮兮,旦算祀於挈龜。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衞名諡於銘謠。龜音丘。
反切:餘昭 (《廣韻·下平聲··》)
英文翻譯:sing; folksong, ballad; rumor

原典出處

商君書·賞刑》:起居飲食所歌者,戰也。
And whether at work or at rest, at times of drinking or eating, they will sing songs of war.
詩經·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
My heart is grieved, And I play and sing.
荀子·禮論》:、謷笑、哭泣、諦號,是吉凶憂愉之情發於聲音者也。
說苑·辨物》:孔子歸,弟子請問,孔子曰:「異時小兒曰: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拳,赤如日,剖而食之,美如蜜。」
大戴禮記·保傅》:號呼歌,聲音不中律。
白虎通德論·五經》:設法謗之言,並作《》三千篇,作《》三百篇,而歌怨誹也。
新書·傅職》:干戚戈羽之舞,管籥琴瑟之會,號呼歌,聲音不中律,燕樂雅訟逆樂序,凡此其屬,詔工之任也。
中論·考偽》:大道陵遲,人倫之中不定,於是惑世盜名之徒,因夫民之離聖教日久也,生邪端,造異術,假先王之遺訓以緣飾之,文同而實違,貌合而情遠,自謂得聖人之真也,各兼說特論誣一世之人,誘以偽成之名,懼以虛至之謗,使人憧憧乎得亡,惙惙而不定,喪其故性,而不自知其迷也,咸相與祖述其業而寵狎之。
孔子家語·辯政》: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眉而跳且曰:『天將大雨,商羊鼓儛。』
潛夫論·明闇》:過在於不納卿士之箴規,不受民氓之言,自以己賢於簡、湣,而於二臣也。
論衡·偶會》:之語當驗,鬭雞之變適生。
風俗通義·六國》:此童曰:「趙為號,秦為笑,以為不信,視地上生毛。」
孔叢子·巡守》:命史採民詩以觀其風。
蔡中郎集》:五年制書,議遣八使,又令三公言奏事。
列子·周穆王》:西王母為王,王和之,其辭哀焉。
列仙傳·陰生》:故長安中曰:「見乞兒,與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淮南子·主術訓》:古聖王至精形於內,而好憎忘於外,出言以副情,發號以明旨,陳之以禮樂,風之以歌,業貫萬世而不壅,橫扃四方而不窮,禽獸昆蟲與之陶化,又況于執法施令乎!
呂氏春秋·先識》:中山之俗,以晝為夜,以夜繼日,男女切倚,固無休息,康樂,歌好悲。
史記·周本紀》:宣王之時童女曰:「厭弧箕服,實亡周國。」
春秋左傳》: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八月,甲午,晉侯圍上陽問於卜偃曰,吾其濟乎,對曰,克之,公曰,何時,對曰,童云,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鶉之賁賁,天策焞焞,火中成軍,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國語·鄭語》:且宣王之時有《童》曰:「檿弧箕服,實亡周國。」
戰國策》:齊嬰兒曰:「大冠若箕,脩劍拄頤,攻狄不能,下壘枯丘。」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鄰有喪,舂不相杵,巷不歌
列女傳·魯寡陶嬰》:》云:「心之憂兮,我歌且。」
漢書·敘傳上》:宣、曹興敗於下夢兮,魯、衛名諡於銘
前漢紀》:元帝時童歌曰。
後漢書》: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採風
穆天子傳·卷三》:西王毋為天子,曰:「白雲在天,山䧙自出。」
楚辭·離騷經》:衆女嫉余之蛾眉兮,諑謂余以善淫。
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焦氏易林·兌之》:言无祐,趍爾之林。
詩說·周南》:《芣苢》:童兒鬭艸、嬉戲歌之詞,賦也。
說文解字·虫部》:蠥:衣服、歌、艸木之怪,謂之䄏。
爾雅·釋樂》:徒歌謂之
世說新語·方正》:武子曰:「『尺布斗粟』之,常為陛下恥之!」
文心雕龍·明詩》:《邪徑》童,近在成世:閱時取證,則五言久矣。
抱朴子·論仙》:狂夫童,聖人所擇。
金樓子·說蕃》:先是曰:「元超兄弟大落度,上桑打椹為苟作。」
水經注·沽河》:歌曰:桑無附枝,麥秀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神仙傳·茅君》:高祖父濛,字初成,學道於華山,丹成,乘赤龍而升天,即秦始皇時也,有童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天升太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
三國志·武帝紀》:是後詔書勑三府:舉奏州縣政理無效,民為作言者免罷之。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