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702

說文小篆

部首:+ 7筆 = 共15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452第42 康熙字典: 頁1374第03 辭海: 卷1頁4544第03 GSR: 第1212.f 漢語大字典: 卷6頁4065第07
表面結構:上:,下:
國語發音: ㄇㄨˋ
粵語發音:muk6
說文解字:雨部》霂:霢霂也。从雨沐聲。
宋本廣韻:廣韻·入聲··》霂:霡霂。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雨部·》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卜切,音木。《說文》霢霂也,从雨沐聲。《爾雅·釋天》小雨謂之霡霂。《·小雅》益之以霡霂。互詳後霡字註。
反切:莫卜 (《廣韻·入聲··》)
英文翻譯:fine rain, drizzle

原典出處

詩經·信南山》:益之以霢、既優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穀。
There is superadded the drizzling rain. When [the land] has received the moistening, Soaking influence abundantly, It produces all our kinds of grain.
說文解字·雨部》:霢:霢,小雨也。
爾雅·釋天》:疾雷為霆霓,雨䨘為霄雪,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久雨謂之淫,淫謂之霖,濟謂之霽。
釋名·釋天》:,小雨也。
藝文類聚·》:《爾雅》曰:暴雨謂之凍,小雨謂之霢,久雨謂之霪,霪謂之霖。
廣韻·》::霡
太平御覽·元氣》:冬同云兮春霡,膏澤洽兮殖嘉穀。
太平廣記·王錡》:流汗霢
全唐詩》:垂朱闕,飄颻入綠墀。
康熙字典·》:,小雨也。
詩經集傳》:益之以霢【音麥】【音木】。
資治通鑑考異·卷九》:按李道固勸進於李密表云:「于時律始太族,未宜霡而澍雨忽降,凍殕將盡」。
樂府詩集·卷六十五》:類珠綴,喘哧狀雷奔。
詩經通論》:
白孔六帖·卷九》:...於泥中逵吴都賦:流汗霢而中逵泥濘,雨雪載塗塗...
帝京景物略·卷六》:法雨空中,塵灰劫後移。
宋元學案》:水雨則為霈之雨,火雨則為苦暴之雨,土雨則為霢之雨,石雨則為雹凍之雨。
趙氏鐵網珊瑚·卷十六》:松底踏碎,月過清寒不支,窈哉石房深,矮榻聊自宜,大聲忽怒濤,拉此牕與扉,初疑雷雨交挾以羣龍飛,又疑度朔輩,夜半窟宅移蘇磴,倘霡那識吾是誰,止持三日糧有計安能施,轉輾不可當。
嶺表錄異·卷下》:雙目閃爍,鬐鬛若簸朱旗,日中忽雨霡
古詩紀·卷一百十五》:時雨霽清和,孟夏肇栖宿緑野中,...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