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97B6

說文小篆

楚系簡帛
𣎤
同義字

部首:+ 10筆 = 共19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26第39 康熙字典: 頁1391第03 辭海: 卷1頁4686第08 GSR: 第182.i 漢語大字典: 卷7頁4347第09
表面結構:上:,下:。 具有相關結構:𮧣
國語發音:pán ㄆㄢˊ
粵語發音:pun4
說文解字:革部》鞶:大帶也。《》曰:「或錫之鞶帶。」男子帶鞶,婦人帶絲。从革般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鞶:鞶革。《說文》曰:大帶也。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革部·》鞶:〔古文〕𣎤《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𠀤音槃。《說文》大帶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禮·內則》男鞶革,女鞶絲。《註》小囊盛帨巾者。《儀禮·士昏禮》庶母及門內施鞶。《左傳·莊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鑑予之。《註》鞶,帶而以鏡爲飾也。又《定六年》定之鞶鑑。《釋文》步丹反,又蒲官反。《集韻》或作䩔。
反切:薄官 (《廣韻·上平聲··》)
英文翻譯:big leather belt

原典出處

揚子法言》: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帨,惡在其《老》不《老》也。
As for people studying today, not only do they ornament the Classics with flowery [commentary], they also proceed to embroider their belts and the carrying cases for the texts. What does this have to do with the Laozi?
周易·䷅訟》:上九:或錫之帶,終朝三褫之。
The topmost NINE, undivided, shows how its subject may have the leathern belt conferred on him (by the sovereign), and thrice it shall be taken from him in a morning.
禮記·內則》:革,女絲。
白虎通德論·衣裳》:必有帶者,示有事也。
太玄經·》:次四,帶其鉤,錘以玉鐶。
蔡中郎集》:臣雖小醜,不足勗勵以躡高蹤,以詩人斯亡之戒,觀見符策,君國之誨,兩印雙紱,竝在帶。
春秋左傳》: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殺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懼,遂弒殤公,君子以督為有無君之心,而後動於惡,故先書弒其君,會于稷,以成宋亂,為賂故,立華氏也,宋殤公立,十年十一戰,民不堪命,孔父嘉為司馬,督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馬則然,已殺孔父而弒殤公,召莊公于鄭而立之,以親鄭,以郜大鼎賂公,齊陳鄭皆有賂,故遂相宋公,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大廟,非禮也,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紘,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厲,游,纓,昭其數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鍚,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今滅德立違,而寘其賂器於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
列女傳·齊孝孟姬》:示之衿,無忘父母之言。
東觀漢記·鄧遵》:鄧遵破諸羌,詔賜鄧遵金剛鮮卑緄帶一具,虎頭囊一,金錯刀五十,辟把刀、墨再屈環橫刀、金錯屈尺八佩刀各一,金蚩尤辟兵鉤一。
後漢書》:故楊雄曰:「今之學者,非獨為之華藻,又從而繡其帨。」
儀禮·士昬禮》:庶母及門內,施,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
說文解字·革部》::大帶也。
文心雕龍·銘箴》:指事配位,鑒有徵,信所謂追清風於前古,攀辛甲於後代者也。
神仙傳·王遠》:及至經家,舉家皆見方平,著遠遊冠,朱服虎頭裳,五色綬帶劍,少鬚,黃色,長短中型人也。
三國志·武帝紀》:被服輕綃,身自佩小囊,以盛手巾細物,時或冠帢帽以見賔客。
藝文類聚·后妃》:【箴】《後漢皇甫規女師箴》曰:觀象制教,肇經●坤,家有王義,室有嚴君,各有定位,陰陽是分,昔在軒轅,陶化正刑,刑于壼闈,以臨百官,煌煌后妃,玄紞是閑,穆穆夫人,爰採潔蘩,師禮莫違,而神●時怨,關雎首化,萬國承流,實有淑女,允作好逑,唐媛興媯,文武盛周,德音不回,弘濟大繇,咨爾庶妃,鑾路斯邁,戰戰兢兢,厲省帶,漸進不形,變起無外,行難著而易喪,事易失而難退,動若順流,應如發機,奉上惟敬,撫下唯慈,怨豈在明,患生不思。
通典·始死服變》:女子子嫁及在父室者,及妻為夫,妾為君,不徒跣,不扱上衽,發胸拊心,哭泣無數,帶如故,餘與男子同。
廣韻·》:䩒:革。
孝經注疏·聖治章》:革,女絲。
太平御覽·吉夢下》:夢行水邊,見一女子,虎在后來,蕩斷囊。
太平廣記·王遠》:冠遠遊冠,朱衣,虎頭囊,五色綬。
朱子語類·》:上九雖有帶之錫,而不免終朝之褫,首尾皆是不可訟之意。
全唐詩》:纓驄赳赳,緌佩繡縿縿。
康熙字典·》::〔古文〕𣎤《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𠀤音槃。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