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5216"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東都事略
條件: 提到「樞密使
Total 4

卷二

3
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詔改元,大赦天下,國號大宋。己酉,命官分告天地、社稷,遣中使乗傳齎詔諭天下。丁巳,祀周廟,因詔有司以時朝拜祭享,令有司議立宗廟。己巳,議立四廟。鎭州言太原、契丹軍皆遁。二月乙亥,尊帝母南陽郡太夫人杜氏曰皇太后。以周宰相范質兼侍中,王溥、魏仁浦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吳廷祚同中書門下二品。己卯,以吳越國王錢俶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三月壬戍,有司上皇髙祖文安府君諡曰文獻皇帝,廟號僖祖。皇髙祖妣崔氏諡曰文懿皇后,陵曰欽陵。皇曾祖中丞府君諡曰惠元皇帝,廟號順祖。皇曾祖妣桑氏諡曰惠明皇后,陵曰康陵。皇祖驍衞府君諡曰簡恭皇帝,廟號翼祖。皇祖妣京兆郡夫人劉氏諡曰簡穆皇后,陵曰定陵。皇考武清府君諡曰昭武皇帝,廟號宣祖,陵曰安陵。有司言國家受周禪,周木德木生火,當以火德王,色尚赤,臘用戌。夏四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叛,命石守信、髙懷德率師討之。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癸卯石守信李筠於長平。丙午,周六廟成。丁巳,詔親征。削奪李筠官爵,吳廷祚東京留守,皇弟為大內都㸃檢。己未,發京師。甲子石守信、髙懷德破李筠三萬衆于澤州南。六月辛巳,皇帝命衞士攻拔澤州,李筠伏誅。乙酉,北伐潞州。丁亥,筠子守節降,澤潞平。辛卯,赦天下。丁酉,班師。秋七月戊申,皇帝至自澤、潞。八月戊辰朔,入閤。甲申,立琅邪郡夫人王氏為皇后,趙普樞密副使九月丙午,冊四親廟。戊申,荊南髙保融卒。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叛,命王審琦李處耘、宋廷渥率師討之,削奪李重進官爵。冬十月丁亥,詔親征皇弟為大內都㸃檢,吳廷祚東京留守庚寅,發京師。丁未,次●州,即日拔其城,李重進伏誅,揚州平。十二月己巳,班師。丁亥,皇帝至自揚州,泉州留從效稱藩。
5
三年春正月甲戌,詔曰:「民生在勤,所寶惟榖,先王之明訓也。朕奄宅中夏,為之司牧。睠乃億兆,期臻富庶。矧農桑之業,為衣食之原。今陽和在辰,土膏脉起,當播種之云始,慮游墮之尚多。茍力作之不勤,則秋斂之何望。諸州長吏等,任居牧守,職司勸課,所宜敦率黎庶,勉厲農功。俾比屋之人,服勞於南畝,三時之務,無失於西成。極其藨蓘之勤,用致茨粱之詠。懋功信賞,國典在焉」。二月甲午,詔常參官毎五日以次轉對。三月丁亥,詔曰:「王者設棺槨之品,建封樹之制,所以厚人倫而一風化也。近代以來,遵用夷法,率多火葬,甚愆典禮,自今宜禁之」。乙巳,追冊故會稽郡夫人賀氏為皇后。夏五月,大修宮闕。六月癸巳吳廷祚罷。冬十月辛丑趙普樞密使李處耘樞密副使朗州周行逢卒。十一月癸亥,詔曰:「古稱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自今使諸道敢有求託者,寘其罪」。荊南髙保勗卒。十二月,衡州張文表叛,攻潭州,周保權使來乞師。是歳,周鄭王出居于房州。
7
二年春正月辛巳,詔曰:「箕子之陳八政,食為之首,夷吾之述四民,農居其一。今土膏將起,勾萌畢達,平秩東作,乃其時也。諸州長吏等所宜敦率勸課,俾民力耕。謹視游墯,勿令廢業,厚生務本,副予意焉」大雨雪,震雹。戊子,范質、王溥、魏仁浦罷。趙普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崇矩樞密使壬辰,詔曰:「先代置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諌、經學優深可為師法、詳閑吏理、達於敎化三科。自今不限內外職官,前資見任黄衣布衣,並許詣闕進狀,朕當親試焉」。己亥,王仁贍樞密副使二月,浚閔河。夏四月乙卯,葬宣祖皇帝、昭憲皇后于安陵,孝明、孝惠二后祔。乙丑,薛居正、呂餘慶並參知政事秋七月辛卯,令翰林學士承㫖陶榖等四十三人各舉任藩鎭通判者各一人。冬十月甲戌,詔以王全斌、崔彦進、王仁贍、劉光毅、曹彬分路伐蜀。十二月,王全斌克興州,與蜀軍戰于三泉,敗之。三年春正月,劉光毅克夔州,王全斌克利州。己丑,克劒州。劉光毅克萬施、開忠四州,乗勝至遂州。甲午,王全斌之師至魏城,蜀主孟昶降。丙午,赦蜀,得州四十六、縣二百四。十二月癸卯,命吕餘慶知成都府。王全斌殺蜀,降兵二萬人。於是兩川盜賊羣起,詔所在討之。夏五月,孟昶至京師。戊子,赦天下。六月甲辰,以孟昶為中書令,封秦國公。庚戍,昶卒。冬十一月,契丹侵易州。
17
八年夏四月庚午吳越國王錢俶克常州。五月壬申錢俶加太師。詔曰:「嶺表之俗,疾不呼醫,自皇化攸及,始知方藥,商人齎生藥度嶺者勿算」。秋七月辛未朔,日有食之。甲申,詔錢俶歸國。九月,克潤州。冬十月己亥,李煜遣其臣徐鉉、周惟簡來乞緩師。壬寅,遣歸其國,命修西京宫闕。十二月己亥,曹彬克昇州,擒李煜,江南平,得州十九、軍三、縣一百八。江南旣平捷,奏至,上因泣下,謂左右曰:「宇縣分割,民受其弊,思布聲敎以撫養之,攻城之際,必有横遭鋒刃,此實何罪」。因讀《尚書》,嘆曰:「堯、舜之世,四凶之罪,止從投竄,何近代法網之密邪!」辛丑,赦江南。九年春正月戊辰朔,皇帝御明德門受俘。以李煜為右千牛衞上將軍,封違命侯。庚辰,詔以後月幸西京,有事于南郊。二月癸卯,羣臣上尊號曰應天廣運一統太平聖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上以燕、晉未平,不許。羣臣復以立極居尊為號,乃許。庚戌,曹彬樞密使己未吳越國王錢俶來朝。三月,詔俶歸國。壬申,享太廟。丙子,發京師。庚辰,謁安陵,賜河南府民今年田租之半,復奉陵戶一年。辛巳,皇帝至西京。夏四月庚子,合祭天地于南郊,大赦天下。都民垂白者相謂曰:「我輩少經亂離,不圖今日復覩太平。天子有泣下者。辛亥,皇帝至自西京。曹翰克江州。秋八月丙辰,分兵五路以討太原。有神降于岐。冬十月癸丑,皇帝崩於萬歳殿,聖壽五十,殯于殿之西階。羣臣上尊諡曰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明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諡曰啓運立極英武聖文神德●功大孝皇帝。五年,再加上尊諡曰啓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臣稱曰烏虖,自三代以上,莫不得天下以正也。堯、舜傳之賢,而禹、傳之子湯、武雖以仁易暴,而湯有慙德,孔子謂武未盡善,則是湯、武尚處聖人之不幸也。太祖皇帝聦明齊聖,由揖遜而有天下,如堯與舜,至於天祿之傳,不歸之子而歸之弟,則賢於禹逺矣,況湯、武乎?烏虖得天下,以仁棄天下,如脫屣數千,百載之間,繼堯、舜之正者,唯太祖為不可及也已。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