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70437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新唐書
條件: 提到「同平章事
Total 10

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

37
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世客荊州。疏爽任義節,不為齷齪小行。節度使裴胄禮之。胄採古今禮要為書,數從文昌質判所疑。後依劍南節度韋皋,皋表為校書郎宰相李吉甫才之,擢登封尉、集賢校理,再遷左補闕。憲宗數欲親用,頗為韋貫之奇詆,偃蹇不得進。貫之罷,引為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遂為承旨。穆宗即位,屢召入思政殿顧問,率至夕乃出。俄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未逾年,自表還政。授劍南西川節度使同平章事。文昌素諳蜀利病,大抵治寬靜,間以威斷,不常任也,群蠻震服。長慶二年黔中蠻叛,觀察使崔元略以聞,文昌使一介開曉,蠻即引還,彭濮蠻大酋蹉祿來請立石刊誓,脩貢獻。入遷兵部尚書。文宗立,拜御史大夫,進封鄒平郡公。俄檢校尚書右僕射、平章事,節度淮南。太和四年,檢校左僕射,徙帥荊南。州或旱,禬解必雨;或久雨,遇出游必霽。民為語曰:「旱不苦,禱而雨;雨不愁,公出游。」南詔襲南安,帝以文昌得蠻夷心,詔使下檄尉讓,即日解而去。復節度西川。九年卒,贈太尉。文昌先墓在荊州,歲時享祠,必薦以音樂歌舞,習禮者譏其非,少羈窶,所向少諧。及居將相,享用奢侈,士議尤替。

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

25
如晦五世孫元穎,貞元末及進士第,又擢宏詞。數從使府闢署,稍以右補闕為翰林學士,敏文辭,憲宗特所賞歡。吳元濟平,論書詔勤,遷司勛員外郎,知制誥。穆宗以元穎多識朝章,尤被寵,拜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為學士承旨,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建安縣男。自帝即位,不閱歲至宰相,晉紳駭異。甫再期,出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同平章事,帝為御安福門臨餞。
27
審權,字殷衡,第進士,闢浙西幕府。舉拔萃中,為右拾遺。宣宗時,入翰林為學士,累遷兵部侍郎學士承旨。懿宗立,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再遷門下侍郎,出為鎮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龐勛亂徐州,審權與令狐綯、崔鉉連師掎角,饋粟相銜,王師賴濟。勛破,進檢校司空,入為尚書左僕射、襄陽郡公。繼領河中、忠武節度使。卒,贈太子太師,謚曰德。審權清重寡言,性長厚,居翰林最久,終不漏禁近語。在方鎮,視事有常處,要非日入未始就內寢。坐必斂衽,常若對大賓客。或晝日少息,則顧直將解簾;即旁無人,自起徹鉤,手擁簾徐下,乃退。與杜悰俱位將相,悰先進,故世謂審權為「小杜公」。

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

25
敬宗初,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帝沖逸,好宮室畋獵,功用奢廣。程諫曰:「先王以儉德化天下,陛下方諒陰,未宜興作,願回所費奉園陵。」帝嘉納。又請置侍講學士,選名臣備訪問。加中書侍郎,進彭原郡公。寶歷二年,檢校吏部尚書、同平章事,為河東節度使。徙河中。召拜尚書左僕射。俄檢校司空,領宣武、山南東道節度。再為僕射。先是,元和、長慶時,僕射視事,百官皆賀,四品以下官答拜。大和四年,詔不答拜。王涯。竇易直行之自如,程循其故,不自安,言諸朝。御史中丞李漢謂不答拜於禮太重,文宗不許,聽用大和詔書。議者不善也。

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

31
長慶二年,李昪以汴州叛,易直欲出庫財賞軍,或謂給與無名,必且生患,乃止。時江、淮旱,漕物淹積不能前,軍士聞易直向言,其部將王國清指漕貨激眾謀亂。易直知之,械國清送獄,其黨數千群歡入獄,篡取之,欲大剽。易直登樓令曰:「能誅亂者,一級賞千萬!」眾喜,反縛為亂者三百餘人,易直悉斬之。入為戶部侍郎判度支。四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轉門下侍郎,封晉陽郡公。即讓度支,置其俸三月,有詔停判。文宗立,檢校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入為左僕射、判太常卿事。頃之,檢校司空,為鳳翔節度。以疾還京師。卒,贈司徒,謚曰恭惠。

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

13
是時,蜀新定,高崇文為節度,不知吏治,帝難其代。詔元衡檢校吏部尚書,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為劍南西川節度使,繇蕭縣伯封臨淮郡公,帝御安福門慰遣之。崇文去成都,盡以金帛、帟幕、伎樂、工巧行,蜀幾為空。元衡至,綏靖約束,儉己寬民,比三年,上下完實,蠻夷懷歸。雅性莊重,雖淡於接物,而開府極一時選。

列傳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楊

22
敬宗立,進封奇章郡公。是時政出近幸,僧孺數表去位,帝為於鄂州置武昌軍,授武昌節度使同平章事。鄂城土惡亟圮,歲增築,賦蓑茅於民,吏倚為擾。僧孺陶甓以城,五年畢,鄂人無復歲費。又廢沔州以省冗官。

列傳第一百六 陳三李曹劉

20
咸通十一年,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昌公主薨,懿宗捕太醫韓紹宗等送詔獄,逮系宗族數百人。瞻喻諫官,皆依違無敢言,即自上疏固爭:「紹宗窮其術不能效,情有可矜。陛下徇愛女,囚平民,忿不顧難,取肆暴不明之謗。」帝大怒,即日賜罷,以檢校刑部尚書同平章事荊南節度使。路巖、韋保衡從為惡言聞帝,俄斥廉州刺史。於是,翰林學士鄭畋以責詔不深切,御史中丞孫瑝、諫議大夫高湘等坐與瞻善,分貶嶺南。巖等殊未慊,按圖視驩州道萬里,即貶驩州司戶參軍事,命李庾作詔極詆,將遂殺之。天下謂瞻鯁正,特為讒擠,舉以為冤。幽州節度使張公素上疏申解,巖等不敢害。僖宗立,徙康、虢二州刺史,以刑部尚書召,復以中書侍郎平章事,居位三月卒。
24
懿宗惑浮屠,常飯萬僧禁中,自為贊唄。蔚上疏切諫,引狄仁傑、姚元崇、辛替否所言,譏病時弊。帝不聽,但以虛禮褒答。俄拜京兆尹太常卿。出為宣武節度使,徙淮南。代還,民詣闕請留,詔許一歲。僖宗乾符初,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為東都留。河東亂,殺其帥崔季康,用邠寧李侃代之,士不附,以蔚嘗在太原府有惠政,為人所懷,拜河東節度使同平章事。至鎮三日,卒。

列傳第一百八 畢崔劉陸鄭硃韓

11
初,韋保衡、路巖與鄴同秉政,為跡親。俄而蕭仿、崔彥昭得相,罷鄴為淮南節度使同平章事。黃巢方熾,詔高駢代之,徙節度鳳翔,固辭,還左僕射。帝西狩,追乘輿不及,與崔沆、豆盧彖匿將軍張直方家,賊捕急,三人不肯臣,俱見殺。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