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0426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新唐書
條件: 提到「至德
Total 9

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

55
至德二載正月庚戌,誥求天下孝悌可旌者。甲子,劍南健兒賈秀反,伏誅。三月庚午,通化郡言玄元皇帝降。五月庚申,誥追冊貴嬪楊氏為皇后七月庚戌,行營健兒李季反,伏誅。庚午,劍南健兒郭千仞反,伏誅。十月丁巳,皇帝復京師,以聞。誥降劍南囚罪,流以下原之。十二月丁未,至自蜀郡,居於興慶宮。三載,上號曰太上至道聖皇天帝。上元元年徙居於西內甘露殿。元年建巳月,崩於神龍殿,年七十八。

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

7
十五載玄宗避賊,行至馬嵬,父老遮道請留太子討賊,玄宗許之,遣壽王內侍高力士太子太子乃還。六月丁酉,至渭北便橋,橋絕,募水濱居民得三千餘人,涉而濟。遇潼關散卒,以為賊,與戰,多傷,既而覺之,收其餘以涉,後軍多沒者。夕次永壽縣,吏民稍持牛酒來獻。新平郡太守薛羽、保定郡太守徐㲄聞賊且至,皆棄城走。己亥太子次保定,捕得羽、㲄,斬之。辛丑次平涼郡,得牧馬牛羊,兵始振。朔方留後支度副使杜鴻漸、六城水陸運使魏少游、節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崔簡金關內鹽池判官李涵、河西行軍司馬裴冕迎大子治兵於朔方。庚戌,次豐寧,見大河之險,將保之,會天大風,迥趨靈武。七月辛酉,至於靈武。壬戌裴冕等請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於靈武,尊皇帝曰上皇天帝,大赦,改元至德。賜文武官階、勛爵,版授老太守、縣令裴冕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戌安祿寇扶風,太守薛景仙敗之。八月辛卯張巡安祿山李廷望戰於雍丘,敗之。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癸未,次彭原郡。詔御史諫官論事勿先白大夫及宰相。始鬻爵、度僧尼。房琯為招討西京、防禦蒲潼兩關兵馬元帥,兵部尚書王思禮副之。南軍入於宜壽,中軍入於武功,北軍入於奉天。辛卯河南節度副使張巡令狐潮戰於雍丘,敗之。辛丑房琯以中軍、北軍及安祿山之眾戰於陳濤斜,敗績。癸卯,琯又以南軍戰,敗績。是月,遣永王璘朝上皇帝於蜀郡。璘反,丹徒郡太守閻敬之及璘戰於伊婁埭,死之。十一月辛卯,河西地震。戊午崔渙江南宣慰使郭子儀率回紇及安祿山戰於河上,敗之。史思明寇太原。十二月安祿山陷魯、東平、濟陰三郡。戊子,給復平原郡二載。安祿山陷潁川,執太守薛願及長史龐堅。是歲,吐蕃陷雋州,嶺南溪獠梁崇牽陷容州。
15
安祿山反,玄宗幸蜀肅宗,留討賊,代宗常從於兵間。肅宗已即位,郭子儀等兵討安慶緒,未克。肅宗在岐,至德二載九月,以廣平郡王天下兵馬元帥,率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等兵二十萬以進討,百官送於朝堂,過闕而下,步出木馬門,然後復騎,以安西、北庭行營節度使李嗣業為前軍,朔方、河西隴右節度使郭子儀為中軍,關內行營節度使王思禮為後軍,屯於香積寺。敗賊將安守忠,斬首六萬級。賊將張通儒守長安,聞守忠敗,棄城走,遂克京城,乃留思禮屯於苑中,代宗率大軍以東。安慶緒遣其將嚴莊拒於陜州,代宗子儀、嗣業戰陜西,大敗之,安慶緒奔於河北,遂克東都。肅宗還京師。十二月,進封楚王乾元元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立為皇太子。初,太子生之歲,豫州獻嘉禾,於是以為祥,乃更名豫。

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

3
至德二載,攻賊崔乾祐於潼關,乾祐敗,退保蒲津。會永樂尉趙復、河東司戶參軍韓旻、司士徐景及宗室子鋒在城中,謀為內應,子儀攻蒲,復等斬陴者,披闔內軍。乾祐走安邑,安邑偽納之,兵半入,縣門發,乾祐得脫身走。賊安守忠壁永豐倉,子儀遣子與戰,多殺至萬級,死於陣。進收倉。於是關、陜始通。詔還鳳翔,進司空,充關內、河東副元帥。率師趨長安,次潏水上。賊守忠等軍清渠左。大戰,王師不利,委仗奔。子儀收潰卒保武功,待罪於朝,乃授尚書左僕射。俄從元帥廣平王率蕃、漢兵十五萬收長安。李嗣業為前軍,為中軍,子儀副之,王思禮為後軍,陣香積寺之北,距灃水,臨大川,彌亙一舍。賊李歸仁領勁騎薄戰,官軍囂,嗣業以長刀突出,斬賊數十騎,乃定。回紇以奇兵繚賊背,夾攻之,斬首六萬級,生禽二萬,賊帥張通儒夜亡陜郡。翌日,王入京師,老幼夾道呼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王休士三日,遂東。安慶緒聞王師至,遣嚴莊悉眾十萬屯陜,助通儒,旌幟鉦鼓徑百餘里。師至新店,賊已陣,出輕騎,子儀遣二隊逐之,又至,倍以往,皆不及賊營輒反。最後,賊以二百騎掩軍,未戰走,子儀悉軍追,橫貫其營。賊張兩翼包之,官軍卻。嗣業率回紇從後擊,塵且坌,飛矢射賊,賊驚曰:「回紇至矣!」遂大敗,殭尸相屬於道。嚴莊等走洛陽,挾慶緒度河保相州,遂收東都。於是河東、河西、河南州縣悉平。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食邑千戶。入朝,帝遣具軍容迎灞上,勞之曰:「國家再造,卿力也。」子儀頓首陳謝。有詔還東都,經略北討。

列傳第六十三 二李馬路

8
至德初,王室多難,統精甲三千,自二庭赴鳳翔。肅宗奇之,委以東討。初戰衛南,以百騎破賊五千眾。從李光弼攻洛陽,史朝義眾十萬陣北邙山,旗鎧照日,諸将冘疑,未敢擊。璘率部士五百,薄賊屯,出入三反,眾披靡,乘之,賊遂潰。光弼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見以少擊眾,雄捷如馬將軍者!」遷試太常卿。

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

2
至德二載,遷中書令,封趙國公,實封戶五百。乾元元年,罷為太子少師,留守東都。於是上皇所置宰相無在者。王師之敗相州也,軍所過,皆縱剽,圓懼,委東都,奔襄陽,詔削階、封。尋召拜濟王傅。李光弼表為懷州刺史,改汾州,以治行稱。徙淮南節度使,在鎮六年,請朝京師,吏民乞留,詔檢校尚書右僕射,還之。久乃檢校左僕射,入知省事。大歷中卒,年六十四,贈太子太師,謚曰昭襄。

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

3
鄧景山,曹州人。本以文吏進,累至監察御史至德初,擢拜青齊節度使,徙淮南。為政簡肅。有鼉集城門,鄧班語景山曰:「介物也。失所次,金不從革之象。其有兵乎?」未幾,宋州刺史劉殿反。初,展有異志,淮西節度使王仲昇表其狀,詔遷揚州長史兼江淮都統,密詔景山執送京師。展知之,擁兵二萬度淮。景山逆擊不勝,奔壽州,因引平盧節度副使田神功討展。神功兵至揚州,大掠居人,發塚墓,大食、波斯賈胡死者數千人。展叛凡三月平,追景山入朝,拜尚書左丞,以崔圓代之。

列傳第七十 元王黎楊嚴竇

1
元載,字公輔,鳳翔岐山人。父昇,本景氏。曹王明妃元氏賜田在扶風,昇主其租入,有勞,請於妃,冒為元氏。載少孤,既長,嗜學,工屬文。天寶初,下詔舉明莊、老、列、文四子學者,載策入高第,補新平尉。韋鑒監選黔中,苗晉卿東都留守,皆署判官,浸以名聞。至德初,江都採訪使李希言表載自副,擢祠部員外郎、洪州刺史。入為度支郎中,占奏敏給,肅宗異之。累遷戶部侍郎,充度支、江淮轉運等使。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23
帳下李豬兒者,本降豎,幼事祿山謹甚,使為閹人,愈親信。祿山腹大垂膝,每易衣,左右共舉之,豬兒為結帶。雖華清賜浴,亦許自隨。及老,愈肥,曲隱常瘡。既叛,不能無恚懼,至是目復盲,俄又得疽疾,尤卞躁,左右給侍,無罪輒死,或棰掠何辱,豬兒尤數,雖嚴莊親倚,時時遭笞靳,故二人深怨祿山。初,慶緒善騎射,未冠為鴻臚卿。賊僭號,嬖段夫人,愛其子慶恩,欲立之。慶緒懼不立,莊亦疑難作不利己,私語慶緒曰:「君聞大義滅親乎?自古固有不得已而為者。」慶緒陰曉曰:「唯唯。」又語豬兒曰:「汝事上罪可數乎?不行大事,死無日!」遂與定謀。至德載正月朔,祿山朝群臣,創甚,罷。是夜,莊、慶緒持兵扈門,豬兒入帳下,以大刀斫其腹。祿山盲,捫佩刀不得,振幄柱呼曰:「是家賊!」俄而腸潰於床,即死,年五十餘,包以氈罽,埋床下。因傳疾甚,偽詔立慶緒皇太子,又矯稱祿山傳位慶緒,乃偽尊太上皇。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