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8075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新唐書
條件: 提到「武德
Total 19

本紀第一 高祖

11
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命蕭造太尉,告於南郊,大赦,改元。賜百官、庶人爵一級,義師所過給復三年,其餘給復一年。改郡為州,太守刺史庚午太白晝見。隋東都留守元文都左武衛大將軍王世充越王侗為皇帝六月甲戌趙國公世民尚書令裴寂尚書右僕射、知政事,劉文靜納言,隋民部尚書蕭瑀、丞相府司錄參軍竇威內史令丙子太白晝見。己卯,追謚皇高祖曰宣簡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廟號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考曰元皇帝,廟號世祖,妣獨孤氏曰元貞皇后;妃竇氏曰穆皇后。庚辰,立世子建成皇太子,封世民秦王元吉齊王癸未薛舉寇涇州,秦王世民西討元帥劉文靜司馬太僕卿宇文明達招慰山東。乙酉,奉隋帝為酅國公,詔曰:「近世時運遷革,前代親族,莫不夷絕。歷數有歸,實惟天命;興亡之效,豈伊人力。前隋蔡王智積等子孫,皆選用之。」癸巳,禁言符瑞者。辛丑薨。黃門侍郎陳叔達納言將作大匠竇抗納言七月壬子劉文靜薛舉戰於涇州,敗績。乙卯,郭子和降。庚申,廢隋離宮。八月壬申劉文靜除名。戊寅,約功臣恕死罪。辛巳薛舉卒。壬午,李軌降。甲申巖州刺史王德仁殺招慰使宇文明達以反。己丑秦王世民西討元帥,以討薛仁杲庚子,贈隋太常卿高熲上柱國郯國公上柱國賀若杞國公,司隸大夫薛道衡上開府、臨河縣公,刑部尚書宇文弼上開府、平昌縣公,左翊衛將軍董純柱國、狄道公,右驍衛將軍李金才上柱國申國公左光祿大夫李敏柱國、觀國公。諸遭隋枉殺而子孫被流者,皆還之。九月乙巳,慮囚。始置軍府。癸丑,改銀菟符為銅魚符。甲寅,秦州總管竇軌薛仁杲戰,敗績。辛未宇文化及秦王,自稱皇帝十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己卯李密降。壬午,朱粲陷鄧州,刺史呂子臧死之。乙酉,邵江海降。己亥,盜殺商州刺史泉彥宗。辛丑,大閱。是月竇抗罷。十一月竇建德敗王須拔於幽州,須拔亡入於突厥。乙巳,涼王李軌反。戊申,禁獻侏儒短節、小馬庳牛、異獸奇禽者。己酉秦王世民薛仁杲,執之。癸丑行軍總管趙慈景攻蒲州,隋刺史堯君素拒戰,執慈景。癸亥秦王世民薛仁杲以獻。十二月壬申世民太尉丙子,蒲州人殺堯君素,立其將王行本。辛已,鄭元璹及朱粲戰於商州,敗之。乙酉,如周氏陂。丁亥,至自周氏陂。庚子光祿卿李密反,伏誅。是歲,高開道陷漁陽,號燕王。

本紀第二 太宗

5
武德元年,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薛舉寇涇州,太宗為西討元帥,進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諸將為舉所敗。八月太宗疾間,復屯於高坑城,相持六十餘日。已而舉死,其子仁杲率其眾求戰,太宗按軍不動。久之,仁杲糧盡,眾稍離叛,太宗曰:「可矣!」乃遣行軍總管梁實柵淺水原。仁杲將宗羅睺擊實,太宗遣將軍龐玉救實,玉軍幾敗,太宗率兵出其後,羅睺敗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杲乃出降。師還,高祖遣李密馳傳勞之於豳州。密見太宗,不敢仰視,退而嘆曰:「真英主也!」獻捷太廟,拜右武候大將軍太尉使持節、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詔蒲、陜、河北諸總管兵皆受其節度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2
東都,隋置,武德四年廢。貞觀六年號洛陽宮,顯慶二年曰東都,光宅元年曰神都,神龍元年復曰東都,天寶元年曰東京,上元二年罷京,肅宗元年復為東都。皇城長千八百一十七步,廣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其崇三丈七尺,曲折以象南宮垣,名曰太微城。宮城在皇城北,長千六百二十步,廣八百有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籓衛,曰紫微城,武后號太初宮。上陽宮在禁苑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之季常居以聽政。都城前直伊闕,後據中山,左瀍右澗,洛水貫其中,以象河漢。東西五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千四百七十步,西連苑,北自東城而東二千五百四十步,周二萬五千五十步,其崇丈有八尺,武后號曰金城。
22
齊州濟南郡,上。本齊郡,天寶元年更名臨淄,五載又更名。土貢:絲、葛、絹、綿、防風、滑石、雲母。戶六萬二千四百八十五,口三十六萬五千九百七十二。縣六:歷城,上。有華不注山;有鐵。章丘,上。武德二年,縣民李義滿以縣來降,於平陵置譚州,並置平陵縣,以章丘、亭山、營城、臨邑隸之。八年省營城入平陵,又領臨濟、鄒平。貞觀元年州廢,以平城、亭山、章丘臨邑、臨濟來屬,鄒平隸淄州。十七年,齊王祐反,平陵人不從,因更名全節。元和十五年省全節入歷城,省亭山入章丘。有大胡山、長白山。臨邑,上。元和十三年德州安德置歸化縣,隸德州大和二年來屬,四年省入臨邑。北有鹿角故關。臨濟,上。武德元年以臨濟、鄒平、長山、高苑,滄州之蒲臺置鄒州。八年州廢,以長山、高苑、蒲臺隸淄州。長清,中。本隸濟州,貞觀十七年來屬。武德元年析置山荏縣,天寶元年曰豐齊,元和十年省。有牛山。西南有四口關,武德中廢。禹城。上。本祝阿,貞觀元年省源陽縣入焉。天寶元年更名。
33
密州高密郡,上。土貢:貲布、海蛤、牛黃。戶二萬八千二百九十二,口十四萬六千五百二十四。縣四:諸城,上。有鹽。輔唐,上。本安丘武德六年省郚城縣入焉。乾元二年更名。高密,上。武德三年置,六年省膠西縣入焉。。上。有鹽。

列傳第三 宗室

3
南陽公延伯,蚤薨,無嗣。高祖武德中,與六王同追封。
13
道宗道興武德初,爵廣寧郡王,以屬疏降封縣公。貞觀九年,為交州都督,以南方瘴厲,恐不得年,頗忽忽憂悵,卒於官,贈交州都督。
14
永安壯王孝基武德初得王,歷陜州總管、鴻臚卿,以罪奪官。
66
初,武德五年同封者,孝詧高密王孝同淄川王孝慈廣平王孝友河間王孝節清河王孝義膠西王。於是唐始興,務廣支蕃鎮天下,故從昆弟子自勝衣以上,皆爵郡王。太宗即位,舉屬籍問大臣曰:「蓋王宗子於天下,可乎?」封德彞曰:「漢所封,惟帝子若親昆弟;其屬遠,非大功不王。如周郇滕、漢賈澤尚不得茆土,所以別親疏也。先朝一切封之,爵命崇而力役多,以天下為私奉,非所以示至公。」帝曰:「朕君天下以安百姓,不容勞百姓以養己之親。」於是疏屬王者皆降為公,唯嘗有功者不降。故道彥等並降封公。
95
隴西恭王博义武德初,與奉慈例王。高宗時,擢累禮部尚書特進。驕侈不循法度,伎妾數百,曳羅紈,甘粱肉,放於聲樂以自娛。其弟奉慈亦荒縱,皆為帝所鄙。嘗曰:「吾仇人有善且用之,況親戚乎?王等暱小人,專為不軌,先王墳典不聞學,何以為善哉?」各賜市書絹二百疋,以愧切之,然不自克也。薨,贈開府儀同三司荊州都督

列傳第五 太宗子

2
常山愍王承乾字高明,生承乾殿,即以命之。武德三年,始王常山郡,與長沙、宜都二王同封。俄徙中山。太宗即位,立為皇太子。甫八歲,特敏惠,帝愛之。在諒暗,使裁決庶政,有大體,後每行幸,則令監國。及長,好聲色慢游,然懼帝,秘其跡。臨朝,言諄諄必忠孝,退乃與群不逞狎慢。左右或進諫,危坐斂容,痛自咎,飾非辯給,諫者拜答不暇,故人人以為賢而莫之察。後過惡寢聞,宮臣若孔穎達、令狐德棻于志寧、張玄素、趙弘智、王仁表、崔知機等皆天下選,每規爭承乾,帝必厚賜金帛,欲以厲其心。承乾慠不悛,往往遣人陰圖害之。時魏王有美名,帝愛重。而承乾病足,不良行,且懼廢,與交惡。亦謀奪長,各樹黨。東宮有俳兒,善姿首,承乾嬖愛,帝聞震怒,收兒殺之,坐死者數人。承乾意為告,望甚。內念兒不已,築室圖其象,贈官樹碑,為起塚苑中,朝夕祭。承乾至其處裴回,涕數行下,愈怨懟,稱疾不朝,累數月。又使戶奴數十百人習音聲,學胡人椎髻,剪彩為舞衣,尋橦跳劍,鼓鞞聲通晝夜不絕。造大銅爐、六熟鼎,招亡奴盜取人牛馬,親視烹燖,召所幸廝養共食之。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選貌類胡者,被以羊裘,辮發,五人建一落,張氈舍,造五狼頭纛,分戟為陣,系幡旗,設穹廬自居,使諸部斂羊以烹,抽佩刀割肉相啗。承乾身作可汗死。使眾號哭剺面,奔馬環臨之。忽復起曰:「使我有天下,將數萬騎到金城,然後解發,委身思摩,當一設,顧不快邪!」左右私相語,以為妖。又襞氈為鎧,列丹幟,勒部陣,與漢王元昌分統,大呼擊刺為樂。不用命者,披樹抶之,或至死,輕者輒腐之。嘗曰:「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又召壯士左衛副率封師進、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等謀殺魏王,不克,遂與元昌、侯君集、李安儼、趙節、杜荷鑱臂血■之,謀以兵入西宮。貞觀十七年,齊王反齊州,承乾謂承基等:「我宮西墻,去大內正可二十步棘耳,豈與齊州等?」會承基連齊王事系獄當死,即上變。帝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勣、孫伏伽、岑文本馬周褚遂良雜治,廢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帝為廢朝,葬以國公禮。子象,為懷州別駕,厥鄂州別駕。開元中,象子適之為宰相,贈還承乾始王,象越州都督、郇國公楚王武德三年,出後楚哀王,蚤薨,貞觀初追封。

列傳第九 李密

19
武德元年九月,世充悉眾決戰,先以騎數百度河,遣迎戰,驍將十餘人皆被創返。明日,王伯當守金墉,自引精兵出偃師,北阻邙山待之。議所便,裴仁基曰:「世充悉勁兵來,東都必虛,請選眾二萬向洛,世充必自拔歸,我整軍徐還。兵法所謂彼歸我出,彼出我歸,以疲之也。」眩於眾,不能用。仁基擊地嘆曰:「公後必悔!」遂出兵陣。世充陰索貌類者,使縛之。既兩軍接,埃霧囂塞,世充軍,江淮士,出入若飛,兵心動。世充督眾疾戰,使牽類者過陣,噪曰:「獲矣!」士皆呼萬歲,軍亂,遂潰。裴仁基、祖君彥皆為世充所禽,偃師劫鄭頲叛歸世充。提眾萬餘馳洛口,將入城,邴元真已輸款世充,潛導其軍。知不發,期世充度兵半洛水,掩擊之。候騎不時覺,比出,世充絕河矣。即引騎遁武牢,元真遂降,眾稍散。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

30
師古游秦武德初,累遷廉州刺史,封臨沂縣男。時劉黑闥初平,人多強暴,比游秦至,禮讓大行,邑里歌之,高祖下璽書獎勞。終鄆州刺史。撰《漢書決疑》,師古多資取其義。
56
後胤甫冠,以學行禪其家。高祖鎮太原,引為客,以經授秦王。義寧初,為齊王文學,封新野縣公武德中,擢員外散騎侍郎,賜宅一區。
60
武德中,授國子助教,為秦王文學館直學士。貞觀初,擢諫議大夫、兼弘文館學士,為蜀王師。王有罪,文達免官。拜崇賢館學士,卒。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