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6505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北史
條件: 提到「左衛將軍
Total 11

卷五魏本紀第五

29
三年春二月壬戌,大赦。壬午,封左衛將軍元斌之潁川王夏四月癸丑朔,日有蝕之。辛未,高平王寧坐事降爵為公。五月丙戌,置勛府庶子,箱別六百人;騎官,箱別二百人;閣內部曲,數千人。帝內圖高歡,乃以斛斯椿為領軍,使與王思政等統之,以為心膂。軍謀朝政,咸決於椿。分置督將及河南、關西諸刺史。辛卯,下詔戒嚴,楊聲伐梁,實謀北討。是夏,契丹、高麗、吐谷渾並遣使朝貢。秋七月己丑,帝親總六軍十餘萬,次河橋。高歡引軍東度。丙午,帝率南陽王寶炬、清河王亶、廣陽王湛、斛斯椿以五千騎宿於瀍西楊王別舍。沙門都維那惠臻負璽持千牛刀以從。有牛百頭,盡殺以食軍士。眾知帝將出,其夜亡者過半。清河、廣陽二王亦逃歸。略陽公宇文泰遣都督駱超、李賢和各領數百騎赴。駱超先至。甲戌,賢和會帝於崤中。己酉高歡入洛,遣婁昭及河南尹元子思領左右侍官追帝,請迴駕。高昂率勁騎及帝於陜西。帝鞭馬長騖至湖城,饑渴甚,有王思村人以麥飯壺漿獻帝。帝甘之,復一村十年。是歲二月,熒惑入南斗,眾星北流,群鼠浮河向鄴。

卷二十列傳第八 衛操 莫含 劉庫仁弟子羅辰 羅辰曾孫仁之 尉古真從玄孫瑾 穆崇 奚斤 叔孫建 安同 庾業延 王建 羅結 樓伏連曾孫寶 閭大肥 奚牧 和跋 莫題 賀狄乾 李慄 奚眷

49
逐留弟觀,字闥拔,襲崇爵。少以文藝知名。明元中,位為左衛將軍,綰門下、中書,出納詔命,及訪舊事,未嘗有遺漏。尚宜陽公主,拜駙馬都尉,位太尉。

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

48
在州貪污,聞於遠近。還為金紫光祿大夫,出為鎮南將軍,行岐州刺史,假征西將軍。賜驊騮馬一匹。正光五年秋,以往在揚州,建淮橋之勛,封當利縣男,改封新豐子。時莫折念生兄天生下隴東寇,征西將軍元志為天生所禽,賊眾甚盛,進屯黑水。詔延伯為使持節征西將軍、西道都督。行臺蕭寶夤與延伯結壘馬嵬,南北相去百餘步。延伯曰:「今當仰為明公參賊勇怯。」延伯選精兵數千,下度黑水,列陣而進,以向賊營。寶夤率騎於水東尋原西北,以示後繼。於時賊眾大盛,水西一里,營營連接。延伯徑至賊壘,揚威脅之,徐而還退。賊以延伯眾少,開營競追,眾過十倍,臨水逼蹙。寶夤親觀之,懼有虧損。延伯不與其戰,身自殿後,抽眾東度,轉運如神。須臾濟盡,徐乃自度。賊徒奪氣,相率還營。寶夤大悅,謂宮屬曰:「崔公,古之關、張也,今年何患不制賊。」延伯馳見寶夤曰:「此賊非老奴敵,公但坐看。」後日,延伯勒眾而出,寶夤為後拒。天生悉眾來戰,延伯身先士卒,陷其前鋒。於是驍銳競進,大破之,俘斬十餘萬,追奔及於小隴。秦賊勁強,諸將所憚,初議遣將,咸云非延伯無以定之,果能克敵。詔授左衛將軍,餘如故。

卷四十三列傳三十一

100
宣武初,徵為右衛將軍,兼七兵尚書,轉左衛將軍、相州大中正。魯陽蠻柳北喜、魯北燕等聚眾反叛,諸蠻悉應之,圍逼湖陽。游擊將軍李暉光鎮北城,盡力捍禦。賊勢甚盛,詔以崇為使持節、都督征蠻諸軍事以討之。蠻眾數萬,屯據形要,以拒官軍。崇累戰破之,斬北燕等,徙萬餘戶於幽、並諸州。宣武追賞平氐之功,封魏昌縣伯。

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2
大將軍劉昶言是其外祖淑近親,令與其府諮議參軍袁濟為宗。宣時孤寒,甚相依附。及翻兄弟官顯,與濟子洸、演遂各陵競,洸等乃經公府,以相排斥。翻少入東觀,為徐紇所薦,李彪引兼著作佐,參史事。後拜尚書殿中郎。正始初,詔尚書門下於金墉中書外省考論律令,翻與門下錄事常景、孫紹、廷尉監張彪、律博士侯堅固、書侍御史高綽、前將軍邢苗、奉車都尉程靈虯、羽林監王元龜、尚書郎祖瑩、宋世景、員外郎李琰之、太樂令公孫崇等並在議限。又詔太師彭城王勰、司州牧高陽王雍、中書監京兆王愉、青州刺史劉芳、左衛將軍元麗、兼將作大匠李韶、國子祭酒鄭道昭、廷尉少卿王顯等入豫其事。後除豫州中正。

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5
勱弟懋,字小興。盟之西征也,以懋尚幼,留在山東。永安中,始入關,與盟相見,遂從征伐。大統初,賜爵安平縣子。後進爵為公,累遷右衛將軍。于時疆場交兵,未申喪紀,服齊斬者並墨縗從事。及盟薨,懋上表辭位,乞終喪制,魏文帝不許。累遷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左衛將軍領軍將軍。懋溫和,小心敬慎,宿衛宮禁十有餘年,勤恪當官,未嘗有過。廢帝二年,除南岐州刺史,賜爵安寧郡公。
32
文帝為丞相,拜羅儀同,常置左右。既受禪,詔追贈羅父。其諸弟以羅母沒齊,先無夫人號,不當承襲。上以問后,后曰:「羅誠嫡長,不可誣也。」於是襲爵趙國公。以其弟善為河內郡公,穆為金泉縣公,藏為武平縣公,陀為武喜縣公,整為千牛備身。擢拜羅為左領左右將軍,遷左衛將軍,前後賞賜不可勝計。出為涼州總管,進位上柱國,徵拜左武衛大將軍。煬帝嗣位,改封蜀國公。未幾卒官,謚曰恭。

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4
孝武西遷,以奉迎勳,封河陽縣伯,後進爵為公。從禽竇泰,復弘農,破沙苑,除衛大將軍、兼大都督。大統七年,從于謹破稽胡帥劉平伏於上郡。及梁定反,以寧為軍司,監隴右諸軍事。賊平,進位侍中、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九年,從周文迎高仲密,與東魏戰於芒山。遷左衛將軍,進爵范陽郡公。十六年,拜大將軍。羌帥傍乞鐵匆及鄭五醜等反叛,寧討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陽郡公,遷尚書右僕射。周孝閔帝踐祚,授柱國大將軍。武成初,出為同州刺史。遷大司寇,進封楚國公,邑萬戶,別食鹽亭縣一千戶,收其租賦。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屬大兵東討,寧輿疾從軍。薨於同州。贈太保、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謚曰昭。

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22
帝受禪,封武陵郡公,拜左衛將軍。尋遷右衛大將軍。帝從容曰:「保護朕躬,成此基業,元胄功也。」歷豫、亳、淅三州刺史。時突厥屢為邊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靈州總管,北夷甚憚焉。徵為右衛大將軍,親顧益隆。嘗正月十五日,帝與近臣登高,時胄下直,馳詔召之。及見,謂曰:「公與外人登高,未若就朕也。」

卷九十二列傳第八十 恩幸

35
剛寵任既隆,江陽王繼、尚書長孫承業皆以女妻其子。司空、任城王澄以其起由膳宰,頗竊侮之云:「此近為我舉食。」然公坐對集,敬遇不虧。後剛坐掠殺試射羽林,為御史中尉元匡所彈,處剛大辟。尚書令、任城王澄為之言於靈太后,令削封三百戶,解嘗食典御。剛於是頗為失意。剛自太和進食,遂為典御,歷兩都、三帝、二太后,將三十年,至此始解。御史中尉元匡之廢也,剛為太傅、清河王懌所舉,除車騎將軍,領御史中尉。及領軍元叉執政,剛長子,叉之妹夫,乃引剛為侍中左衛將軍,還領嘗食典御,以為枝援。復令御史中尉。剛啟軍旅稍興,國用不足,求以己邑俸粟,賑給征人,比至軍下。明帝許之。

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 西域

36
永平元年,嘉遣兄子私署左衛將軍、田地太守孝亮朝京師,仍求內徙,乞軍迎援。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