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9461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北史
條件: 提到「侍講
Total 5

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

28
後為揚州大中正、中書令。明帝釋奠,以為侍講,轉金紫光祿大夫。元顥入洛,以粲為西袞州刺史,尋為濮陽太守崔巨倫所逐,棄州入嵩高山。節閔帝初,復為中書令。後正月晦,帝出臨洛濱,粲起御前,再拜上壽酒。帝曰:「昔北海入朝,暫竊神器,爾日卿戒之以酒;今欲我飲,何異於往情?」粲曰:「北海志在沈湎,故諫其所失,陛下齊聖溫克,臣敢獻微誠。」帝曰:「甚愧來譽。」仍為命酌。孝武初,出為驃騎大將軍、膠州刺史。屬時亢旱,土人勸令禱於海神。粲憚違眾人,乃為祈請,直據胡床,舉盃曰:「僕白君。」左右云:「前後例皆拜謁。」粲曰:「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安有方伯致禮海神。」卒不肯拜。時青州叛賊耿翔寇亂三齊,粲唯高譚虛論,不事防禦之術。翔乘其無備,掩襲州城。左右白言賊至,粲云:「豈有此理!」左右又言「已入州門!」粲乃徐云:「耿王可引上聽事,自餘部眾,且付城人。」不達時變如此。尋為翔害,送首於梁。

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66
馮元興,字子盛,東魏郡肥鄉人也。少有操尚。舉秀才,中尉王顯召為檢校御史,遷殿中御史。司徒江陽王繼召為記室參軍,遂為元叉所知。叉執朝政,引為尚書殿中郎,領中書舍人,仍御史,預聞時事。卑身克己,人無恨焉。家素貧約,食客恆數十人,同其飢飽,時人嘆尚之。太保崔光臨薨,薦元興為侍讀,尚書賈思伯為侍講,授孝明《杜氏春秋》。元興常為擿句,儒者榮之。叉既賜死,元興亦被廢。

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70
累遷襄州刺史,雖無明察之譽,百姓安之。元顥之亂,思同與廣州刺史鄭光護並不降。莊帝還宮,封營陵縣男。後與國子祭酒韓子熙並為侍講,授靜帝杜氏《春秋》。

卷八十一列傳第六十九 儒林上

87
馬敬德,河間人也。少好儒術,負笈隨徐遵明學《詩》、《禮》,略通大義,而不能精。遂留意於《春秋左氏》,沈思研求,晝夜不倦。教授於燕、趙間,生徒隨之者甚眾。乃詣州將,求秀才。將以其純儒,無意推薦。敬德請試方略,五條皆有文理,乃欣然舉送。至都,唯得中第。請試經業,問十條,並通。擢授國子助教,再遷國子博士。齊武成為後主擇師傅,趙彥深進之,入為侍講。其妻夜夢猛獸將來向之,敬德走超叢棘,妻伏地不敢動。敬德占曰:「吾當為大官。超棘,過幾卿也;爾伏地,夫人也。」後主既不好學,敬德侍講甚疏,時時以《春秋》入授。猶以師傅恩,拜國子祭酒儀同三司金紫光祿大夫、瀛州大中正。卒,其徒曰:「馬生勝孔子,孔子不得儀同。」尋贈開府、瀛州刺史。其後,侍書張景仁封王,趙彥深云:「何容侍書封王,侍講翻無封爵?」亦追封敬德廣漢郡王,令子元熙襲。
99
及帝侍講馬敬德卒,乃入授經書。帝甚重之,以為侍講,與侍書張景仁並被尊禮,同入華元殿,共讀《春秋》。加國子祭酒、假儀同三司,待詔文林館。以景仁宗室,自託於其親何洪珍,公私之事,彫武常為其指南。與張景仁號二張博士。時穆提婆、韓長鸞與洪珍同侍帷幄,知彫武為洪珍謀主,忌惡之。洪珍又奏彫武監國史。尋除侍中,加開府,奏度支事。大被委任,言多見從,特敕奏事不趨,呼為博士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