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2721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紀事本末
條件: 提到「貝勒
Total 13

卷一

8
十九年春正月,滿洲略長白山部(屬建州衛)之鴨綠江路,盡收其衆,疆域日廓。葉赫(屬扈倫部)貝勒納林布祿聞之,懼不利於己,遣使告努爾哈赤曰:「扈倫、滿洲言語相通,勢同一國。今所有國土,爾多我寡,蓋於額爾敏、札庫木二地,割一與我。」努爾哈赤叱之,即日遣歸。
9
二十一年秋九月,葉赫糾合扈倫部之哈達、輝發、烏喇,及蒙古之科爾沁、錫伯、卦勒察、長白山部之朱舍里、納殷九國聯軍侵滿洲,陣渾河北岸。努爾哈赤引軍禦之,至扎喀城,語諸將曰:「彼部長多,兵皆烏合,我以逸待勞,傷其貝勒一二人,其衆自潰。我兵雖少,奮力一戰,可必勝也!」遂於旦日移軍古哷山,據險而陣,發百騎挑戰。葉赫西城貝勒布寨、科爾沁貝勒明安爭先突進,布寨墜馬被殺,明安陷淖,易馬遁,聯軍遂潰。努爾哈赤縱兵掩擊,斬級四千,獲馬三千匹,鎧胄千副,俘烏喇貝勒之弟布占泰,自是軍威大震。冬十月,滿洲攻朱舍里路,獲其路長紆楞格以歸。閏十一月,滿洲遣巴圖魯額亦都、費揚古等督兵攻圍訥殷之佛多和山寨,三月乃下,斬寨長搜穩寨克什。
12
二十七年春二月,滿洲以蒙古字製為國語,創立滿文,頒行國中。三月,始開金銀礦、鐵冶。秋九月,滿洲攻滅哈達國。先是,葉赫與哈達搆兵,哈達貝勒孟格布祿,遣質子至滿洲乞援,努爾哈赤遣費英東率兵二千往。葉赫貝勒納林布祿投書哈達,使其誘執滿州援將,殲其援軍,許妻以女。孟格布祿惑其言,許之。會事洩,努爾哈赤親往哈達,攻其城,克之。大將揚古利生擒孟格布祿,盡服哈達屬城,哈達國亡。

卷二

4
四十七年春正月,滿洲主征葉赫,取克亦特城、粘罕寨,至葉赫城東十里,大小屯寨二十餘,及蒙古遊牧畜產。二月,遼東經略楊鎬集兵瀋陽,分四路攻滿洲,每路兵六萬,其左翼中路以杜松、王喧、趙孟麟、張銓督之,由清河出烏鴉關(今鳳凰城西北境)。左翼北路以馬林、麻岩、潘宗顏督之。由開原合葉赫兵二萬,出三岔口。右翼南路以劉縱、康應乾督之,會朝鮮兵二萬,出寬甸口(鳳凰城東北二九十里),向董鄂路,約合趨滿洲之都城。三月,左翼中路,杜松兵出撫順關,以三萬餘眾屯薩爾滸山(興京城西北二十里)。自引兵二萬圍鐵背山上之界凡城。方督軍仰攻吉林厓,守厓騎兵帥築城夫役自山馳下衝擊,適滿洲援界凡之二旗兵亦至,夾攻之,杜松中矢陣歿,士卒死者無算。是夜馬林率北路軍陣富勒哈山(鐵嶺縣東南百里)東北,尚間厓之麓,環營濬壕,外列火器,繼列騎兵。潘宗顏一軍據飛芬山,龔念遂一軍屯斡琿鄂謨,各距尚間厓數里,皆列大車,持堅盾。滿洲主督諸貝勒移軍北進,與念遂軍遇,大敗之,念遂戰死,乃進薄尚間厓。馬林軍迎戰,力竭,死傷相屬,林僅以身免。滿洲軍馳往飛芬山,攻潘宗顏,宗顏全軍盡沒。葉赫兵於中途聞敗報,遁去。時劉綎軍已近逼滿洲之都城,滿洲主聞警,急遣大臣扈爾漢、貝勒阿敏先後引兵往禦,自督大軍繼進。綎分軍為四,自率所部精銳為前軍,先入至阿布、達里間,將登山列陣。貝勒皇太極已引右翼兵先登,據高下擊。貝勒代善又率左翼兵自山之西至,夾擊之。綎軍遂潰。綎力戰以死,後軍亦殲。諸貝勒既破綎軍,從乘勢迎擊康應乾所部步兵及朝鮮兵,二萬人皆戰沒,應乾遁走,朝鮮都元帥姜弘烈帥餘眾降。楊鎬聞三路兵敗,急檄總兵李如柏、副將賀世賢還軍。夏六月,滿洲圍開原城,總兵馬林出守兵大半,陣四門外,督餘眾守城。攻城兵乘虛掩上,陣兵四潰,林及副將于化龍、遊擊于守志、守備何懋官皆戰死,內外守兵皆殲焉。師還至界凡,築城治屋蘆以居。秋七月,滿洲兵攻陷鐵嶺城,遊擊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死之。八月,滿洲主侵葉赫,圍其東西二城。東城潰,金台吉被執,不屈死。布揚古以西城降,葉赫國亡。

卷三

8
八年夏四月,滿洲貝勒多爾袞往收察哈爾部落,林丹汗子額哲帥餘眾,奉中國厯代傳國璽降。

卷七十六

1
德宗光緒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命郡王銜貝勒載濤貝勒毓朗陸軍部尚書鐵良,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時另編禁衛軍由監國攝政王親統,而派載濤等司訓練。
2
宣統元年春正月,派肅親王善耆、鎮國公載澤陸軍部尚書鐵良、海軍統領薩鎮冰籌備海軍,鐵良開去訓練禁衛軍差使。夏五月,諭以欽遵遺訓,皇帝自為海陸軍大元帥,未新政以前暂由攝政王代理,並先行專高軍諮處,以毓朗管理,尋又添派載濤管理。命郡王銜貝勒載洵、薩鎮冰充籌辦海軍大臣。六月,慶親王奕劻請開去管理管理陸軍部差使,允之。秋七月,遣載洵、薩鎮冰巡視沿江沿海各省武備,旋又至歐洲各國考察海軍。冬十一月,以載澤督辦鹽政大臣
3
二年春正月,御史江春霖以奏參慶親王奕劻,斥為莠言亂政,命回原衙門行走。奕劻以宗宣懿親,肩樞機重任,老而務得,貪婪日甚,與其子貝子銜鎮國將軍載振攬權納賄,其門如市,人以比嚴分宜父子。春霖既嚴劾贛撫馮汝騤、皖撫朱家寶,而江督張人駿為之回護。春霖六上疏爭之,不獲,乃出於擒賊擒王之壯舉,專劾奕劻,斥以老奸竊位,多引匪人。如直隸總督陳夔龍為奕劻之乾女壻,安徽巡撫朱家寶之子朱錀為載振之乾兒。疏入,斥其荒誕不經,諭令明白回奏。春霖旋覆上,援引證據,言之確鑿。摺中引包拯奏議彈幸有至七上得請而復己者,謂區區之心,竊願效之。並云:『方今國會未開,諭旨又禁言官毛舉細故,臣慮言路諸臣,小者未不必言,大者又不敢言。仗焉寒蟬,習為容默,而二十二省之憲政,倚辦疆臣之手,敷衍文書,無人舉發。頒佈憲政,其以八年,恐未至八年而天下事已敗壞於督撫之手而不可收拾也。』又云:『樞臣賢否,實為治亂攸關。』又云:『敢懇聖明,攬天下才,極一時選。古人夢卜求賢,版築屠釣,皆立作相。欲建非常之業,必用非常之人。』至是,諭謂:『春霖原摺不應牽涉瑣事,羅織多人,率以數十年前捕風捉影之事,及攻訐陰利之言,恣意牽扯,謬妄已極。國家設立言官,原冀其指陳得失,有裨政治。若如該御史兩次所奏,實屬莠言亂政,有妨大局。親貴重臣,固不應任意詆誣,即內外大臣,名譽所關,亦不當輕於誣衊。似此信口雌黃,意在沽名,實不稱言官之職。江春霖著回衙門行走。』旋經給事中陳田,御史趙炳麟、胡思敬等先後籲請收回成命,不允,於是全臺激憤,公上『言路無所遵循,請明降諭旨』一疏,由給事中忠廉領銜,奏上,亦不省。四川提學使趙啟霖聞之,再抗疏嚴劾奕劻,皆留中不報。啟霖遂乞骸骨,許之。春霖、炳麟、啟霖皆當日臺諫中之錚錚者,時有三霖之目春霖出國門日,撰一楹聯於松筠菴:『三疏留得,枷鎖當年稱義士。一官歸去,錦衣此日愧先生。』菴中所祀,為明楊椒山,故云。夏四月,以督辦鹽政大臣與各督撫互爭權限,均傳旨申飭。先是,朝命載澤督辦鹽政,因督銷緝私,關涉地方,令各督撫會辦理。旋錫良等電奏:『鹽政章程,諸多窒礙,當飭載澤會商各督撫說議具奏。』及載澤覆陳,謂:『督撫等擬將用人行政,悉歸會辦之督撫,是與從前督撫兼管鹽政無異,朝廷何責有此特舉云?』乃諭現各督撫於前兩次諭旨:『毫未仰體。至該督辦大臣,受國重寄,應如何力任其難,認真籌辦。乃此次僅據該督等覆電前奏,意存誘卸,殊負委任,均著傳旨申飭。所有鹽務用人行政一切事宜,著照奏定章程辦理。鹽務關繫重要,務各和衷共濟,相與有成。若各懷成見,因循積習,齗齗權限,貽誤要公,即惟該大臣及各督撫等是問!』夏六月,命籌辦海軍事務大臣載洵充參預政務大臣。載洵考察歐洲各國海軍,於上年冬還京,是月又往日本考察。諭飭各省督撫嚴治貪官污吏,並飭貴戚及內外大臣,敦品勵行,整躬率屬。秋七月,命大學士世績開去軍機大臣,內閣學士吳郁生毋庸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以貝勒毓朗協辦大學士,徐世昌軍機大臣。諭貝勒毓朗差務較繁,著開去步軍統領差使。諭貝勒毓朗差務較繁,著開去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差。八月,改四川鹽茶道為鹽運使,並設奉天鹽運使。尋以道員尹良為四川鹽運使,熊希齡為奉天鹽運使。從載澤奏請也。冬十月,派貝子溥倫鎮國公載澤充纂擬憲法大臣。十一月,改籌辦海軍處為海軍部,以載洵海軍大臣。派海軍提督薩鎮冰統制巡洋長江艦隊,從載洵請也。諭貝子銜貝勒載洵、載濤,差務較繁,著在內廷行走,毋庸兼當御前行走差使。慶親王奕劻,奏請開去軍機大臣要差,不許。是日資政院奏,大臣責任不明,難資輔弼,不報。奕劻因疏稱才力竭蹶,無補時艱,懇恩開去軍機大臣要差,溫諭慰留。先是,奕劻欲辭出軍機不獲,而言者仍紛紛攻擊不已,乃再疏奏請開去軍機大臣及總理外務部事務要差。疏入,奉旨:『現在時會艱危,全賴親賢輔弼,慶親王奕劻老成謀國,為先朝倚任,厯數十年,勳勤懋著,中外周知。庚子之役,維持大局,轉危為安,厥功尤偉。戊申十月,連遭德宗景皇帝、孝欽顯皇后大事,四海震動,決疑定計,率致寰宇乂安。是該親王,兩朝開濟,備厯艱辛。盡畫宏謀,洵屬有功宗社,現雖年逾七旬,仍復精神矍鑠。擘畫要政,夙夜競競,職任一無曠誤。當此提前辦理憲政,籌設內閣,庶務繁賾,力求進行之時,該親王分屬懿親,允宜任勞任怨,始終將事,豈妨遽行引退?稍卸仔肩,所請開去要差之處,著毋庸議。該親王務當仰體顧命,勉濟時艱,毋再固辭。用慰朕殷殷眷念之至意。』十二月,派貝子銜鎮國將軍載振為賀英君加冕專使。

卷七十七

3
三年春正月,申諭各省停止刑訊。三月,頒佈全國軍隊訓諭六條。夏四月,頒布內閣官制,設立內閣,以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總理大臣大學士那桐徐世昌協理大臣外務部尚書梁敦彥外務大臣,民政部尚書肅親王善耆民政大臣度支部尚書鎮國公載澤度支大臣學部尚書唐景崇學務大臣陸軍部尚書蔭昌為陸軍大臣郡王銜貝勒載洵海軍大臣法部尚書紹昌司法大臣,農工商部尚書貝子溥倫農工商大臣郵傳部尚書盛宣懷郵傳大臣理藩院尚書壽耆理藩大臣,均為國務大臣,裁撤內閣軍機處、會議政務處,舊設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仍次於翰林院。時內閣雖成立,而為奕劻所組織,閣雖又以皇族居多數,於是國人皆曉然其意旨之所在,而稱之曰「貴族內閣」設立弼德院。頒布內閣屬官制暨內閣法制院官制,裁撤憲政編查館、吏部等衙門。六月,都察院代奏直省諮議局議員,請另行組織內閣,不許。時國人以皇族組織內閣,不合君主立憲公例,由諮議局議院請都察院代奏,奉旨以:「黜陟百司,係君上大權,議員不得干預!」改禮部為典禮院。命溥倫載澤纂擬皇室大典。命裁各省府治首縣,設立地方審判廳。秋九月,諭撤銷內閣暫行章程,再再以親貴充國務大臣。時湖北武昌民軍起,湖南長沙、江西九江、陝西西安、貴州貴陽、山西太原同時響應,國內人心瓦解。資政院疏稱內閣應負責任,國務大臣不宜委任懿親。是月初九日奉旨:「懿親執政與立憲各國,通例不符。我朝定制,不令親貴干預朝政,實深合立憲國家精義。同治以來,國難未紓,始設議政王以資夾輔,相沿至今。本年設立內閣,仍令王公等充國務大臣,原屬一時權宜之計。朝廷本無所容心,茲據該院奏稱皇族內閣與立憲政體不能相容,請取銷內閣暫行章程,實行內閣完全制度,不以親貴充當國務大臣等語,所陳係為尊皇室而固國基起見,朕心實深嘉納,一俟事機稍定,簡賢得人,即令組織完全內閣,不再以親貴充國務大臣,並將內閣辦事暫以符憲政而立國本。」資政院奏請頒布明詔,將憲法交院協贊,允之。慶親王奕劻等奏,奉職無狀,請立予罷斥,允之。奕劻開去內閣總理大臣那桐徐世昌開去協理大臣鎮國公載澤等奏國務重要,請另簡賢能,以符憲政而資治理,允之。載澤等均各開去國務大臣。授袁世凱內閣總理大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