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654668"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紀事本末
條件: 提到「工部尚書
Total 2

卷六十九

2
二十七年春正月,殺歸綏道鄭文欽。上年六月間,有英國查考鐵路委員周尼思至歸化城,為文欽所殺,並監斃其從人二名。至是,命正法,並革綏遠城將軍永德城。加重懲治肇禍諸臣。加懲諸臣之命下,各使大怒,使使來告,端、瀾改假死,已屬從寬,英、趙不允滅死,其餘諸人,太后若再護庇,禍將及身。弈劻等亟電以聞,乃命載漪、載瀾定為斬監候,加恩發往新疆,永遠監禁。英年、趙舒翹賜今自盡,啟秀、徐承煜正法。時啟秀、徐承煜在京,為聯軍所拘,由奕劻等照會各使,交還行刑。三月,降諭懲各省不能實力保護教士、教民之地方官,共百餘人。設立督辦處,派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榮祿、崑岡、王文韶戶部尚書鹿傳霖為督辦政務大臣,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遙為參預,尋命工部尚書瞿鴻禨為政務處大臣。時榮祿秉政,兩宮駐蹕西安,欲復變法之名以謝各國,故設此以辦新政,如列國之樞密院然。然當事各員,皆仰承樞府鼻息,故無事可辦也。夏四月,命銷燬各部署案卷,裁汰書吏。允各國所索償款四百五十兆兩,四釐息。復開經濟特科。命各省清釐例行文籍,仿照部章,刪煩就簡。各衙門書吏差役,分別裁汰裁革,不准假以事權。命整頓翰林院,課編檢以上各官以政治之學。以和局已定,諭擇於七月十九日,由河南直隸一帶回京。先是,李鴻章、劉坤一、袁世凱及各督撫奏請回鑾,並引俄外部維持之言,兩宮若不回鑾,各國勢必大舉西向,恐未成咸陽之宮,又將稅蘭州之駕。太后時尚猶豫未決,至是,和約已定,乃下詔還都。五月,安徽、湖北、山西大水。六月,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派奕劻為總理,王文韶會辦大臣,瞿鴻禨為尚書,並授為會辦大臣,太僕寺卿徐壽朋候補三品京堂,聯芳為左右侍郎。外務部列位六部之上,專辦外交事宜,官制層累,有若重臺。堂官已嫌其多,後又添置承參多人,論者謂其機關實有未當。秋七月,諭改於八月二十四日,啟蹕回京。命直省河運、海運,自本年為始,一律改徵折色。復命,自明年鄉會試為始,均試策論,不準用八股文程式,並停止武生童考試及武科鄉會試。命停止捐納實官。八月,復命各省所有書院,於省城改設大學堂;各府及直隸州,改設中學堂;各州縣,改設小學堂,併多設蒙養學堂。復命各省選派學生出洋肄業。派宗人府府丞盛宣懷為辦理商稅事務大臣,議辦通商行船各條約及改定進口稅則一切事宜,並著劉坤一、張之洞及稅務司戴樂爾、賀壁隨同辦理。特頒懿旨,責在中外臣工將應變通興革諸事,力任其難,破除積習,以期補救時艱,並將劉坤一、張之洞整頓中法,以行西法各條,隨時擇要舉辦。是月二十四日,太后挈帝自西安啟鑾回京。大學士直隸總督肅毅伯李鴻章卒,贈太傅,晉封一等侯,予謚文忠。冬十月癸巳朔,日食。初二日,太后挈帝至開封府。二十日,撤去溥儁大阿哥名號。溥儁在西安頑劣日甚,時與宦官等私出冶游,甚至在宮中拔取皇后之簪珥以為戲樂,后泣訴於太后,決計廢之,至是,駐蹕開封,以特旨廢之,而後還京師。命明年會試至癸卯年舉行,順天鄉試及會試均借河南貢院舉行。定學堂選舉章程。十一月初四日,太后挈帝自開封啟鑾。二十八日,太后挈帝還京師。兩宮自本年四月宣示回都日期,沿途開馳道,置行宮,至八月杪始啟鑾,十月達開封,十一月自開封啟行,由柳園渡河,至直隸正定府,乘汽車入京。是役,行李所費,達一千數百萬。太后初見臣工,每泣涕引咎,久之心漸奢恣,復書大修頤和園,窮極富麗,日費鉅金,歌舞無休日。追復珍妃貴妃位號。上年,太后出奔時,命李蓮英納珍妃於井中,至是,以隨扈不及,殉難宮中宣布,論者謂珍貴妃遇害與孝哲后之自盡,義烈哀慘,同為千古所未有。十二月,派吏部尚書張百熙為管學大臣。命袁世凱參預政務處。準滿漢通婚。
3
二十八年春正月,復命裁撤河東河總督缺,歸併詹事府於翰林院。二月,命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國通行律例,責成袁世凱、劉坤一、張之洞,選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來京,聽候簡派,開館編纂。時欲各國廢止領事裁判權,故命改訂刑律。夏四月,太后命外務部妥訂各國使臣及其眷屬游讌宮廷日期。太后回鑾後,以舊時瀛秀門內儀鑾殿址改建海宴堂及讌會外人之地。至是,命部臣酌擬,每歲敦請游讌日期。旋議覆,各使臣及參贊隨員,並各使及參隨眷屬,擬於每歲上半年之三四月,下半年之八九月,臨時請旨欽定日期。由部中先期柬請,遂定為例。至日,宮中特備洋餐,款接外賓。客去之時,固皆極口稱謝,然一至次日,則各使又至外部,百端要挾矣。蓋宮中卑禮盛筳,在外人視之,亦如庚子送酒瓜之事等耳。派侍郎沈家本、伍庭芳,將一切現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參酌各國法律,悉心考訂,修定呈覽,候旨頒行。後訂定刑法,以斬決為極刑,其淩遲、梟首、戮屍等殘酷之刑,永遠刪除;鞭笞、烙印,以及連帶親族等法,亦皆廢止。太后亦言,此等刑法,皆起於明代,本朝入關,相沿未改,實非心之所安云。然逾年六月,沈藎以鞭背,死獄中矣。六月,命張之洞充督辦通商大臣。秋八月工部尚書呂海寰、左侍郎盛宣懷,與英使馬凱在上海續議通商行船條約十六款成。袁世凱奏將各項陋規一律酌改公費,命各省仿照辦理。命尚書銜貽穀,辦理山西邊外各蒙旗開墾事宜。九月,命各省選派學生,前往西洋各國,學習專門。兩江總督劉坤一卒,晉封一等男,贈太傅,予於忠誠。加派袁世凱為督辦商務大臣,與張之洞會同辦理。以伍庭芳為會辦大臣,並會議各國商約事宜。冬十一月,命自明年會試為始,凡授職修纂、編修及改庶吉士用部屬中書者,皆令入京師大學堂,分門肄業。命袁世凱收回電報局為官辦,旋派袁世凱為督辦大臣,直隸布政使吳重熹為駐滬會辦大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