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66321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金史
條件: 提到「員外郎
Total 7

本紀第十五

22
九月乙亥,下太原府,元帥左監軍兼知樞府事烏古論德升死之。丙戌,論皇太子曰:「軍務之速,動關機會,悉從中覆,則或稽緩。自今有當亟行者,先行後聞。」以戶部尚書納合蒲剌都為元帥右監軍,行元帥府事于潞州。戊子,置秦關等處九守禦使,命完顏蒲察等分戍諸阨。議遷海州,侯摯言不便,止。大元兵徇汾州,節度使兀顏訛出虎死之。庚寅,李全破密州,執招撫副使黃摑阿魯答、同知節度使夾谷寺家奴。辛卯大元兵下孝義縣。乙未,設隨處行六部官,以京府節鎮長官充尚書,次侍郎、郎中、員外郎;防刺長官侍郎,次郎中、員外郎、主事;勾當官聽所屬任使。州府官並充勸農事,防刺長官及京府節鎮同知以下充副使。丙申,李全破壽光縣。

本紀第十九

16
四年九月,納妃徒單氏,行親迎禮。故事,大賀鹵簿天子乘玉路,皇太子鹵簿乘金路。六年世宗行自西京還都,禮官不知皇太子自有鹵簿金路,乃請太子就乘大駕綴路,行在天子之前。上疑其非禮,詳閱舊典,禮官始覺其誤。於是禮部郎中李邦直、員外郎李山削一階,太常少卿武之才、太常丞張子羽、博士張矩削兩階。

志第三十六

13
架閣庫大定二十一年六月設,仍以都事提控之。管勾舊二員,正大省一員,正八品。同管勾舊二員,正大省一員,從八品。總掌察左右司大程官追付文牘,並提控小都監給受紙筆,餘管勾同。女直省令史三十五人,左二十人,右十五人。大定二十四年為三十人,進士十人,宰執子、宗室子十人,密院臺部統軍司令史十人。漢令史三十五人,左二十一人、右十四人。省譯史十四人,左右各七人。女直譯史同。通事八人,左右各四人。高麗、夏國、回紇譯史四人,左右各二人。諸部通事六人。曳剌二十人。走馬郎君五十人。提點歲賜所,左右司郎中,員外郎兼之,掌提點歲賜出入錢幣之事。
19
尚書一員,正三品。侍郎一員,正四品。郎中二員,從五品。天德二年,增作四員,後省。員外郎,從六品。天德二年,增作四員,後省。掌文武選授、勳封、考課、出給制誥之政。以才行勞效,比仕者之賢否;以行止、文冊、貼黃簿,制名闕之機要。正七品以上,以名上省,聽制授。從七品以下,每至季月則循資格而擬注,自八品以上則奏,以下則否。侍郎以下,皆為尚書之貳。郎中掌文武選、流外遷用、官吏差使、行止名簿、封爵制誥。一員掌勳級酬賞、承襲用廕、循遷、致仕、考課、議謚之事。員外郎分判曹務及參議事,所掌與郎中同。

志第三十九

31
諸馳驛及長行馬,職官日給。謂奉宣省院臺部委差、或許差者,下文置所等官同。一品三貫文,二品二貫文,三品一貫五百文,四品一貫二百文,五品一貫文,六品八百文,七百六百文,八品九品四百文。有職事官日給,外路官往回口券,依上款給一品二貫五百文,二品一貫六百文,三品一貫二百文,四品一貫文,五品九百文,六品七百文,七品六百文,八品九品四百文。無職事官並驗前職日給,無前職者以應仕及待闕職事給之。四品一貫三百文,五品一貫二百文,六品九百文,七品七百文,八品九品五百文。隨朝吏員宣差及省部差委官踏逐者,引者亦同。及統軍司按察司書吏譯人、本局差委及隨逐者,日給錢各一百五十文。燕賜各部官僚以下,日給米糧分例,無草地處內,親王給馬二十五匹草料,親王米一石,宰執七斗,王府三斗,府尉二斗,員外郎、司馬各一斗六升,監察御史、尚書省都事、大理司直、六部主事各八升,檢、知法七升,省令、譯史六升,院臺令譯史,省通事各五升,院臺通事、六部令譯史通事、省祗候郎君、使庫都監各四升,誥院令史、樞密院移剌各三升,王府直府、王府及省知印直省、御史臺通引、王府教讀、王傅府尉等下司吏、外路通事、省醫工調角匠、招討司移剌各二升、寫誥諸祗候人本破人同、大程官院子酒匠柴火各一升,萬戶一斗六升,猛安八升,謀克四升,蒲輦二升,正軍阿里喜,旗鼓吹笛司吏各一升。諸外方進貢及回賜、并人使長行馬,每匹日給草一稱、粟一斗。宮中東宮同承應人因公差出,皆驗見請錢粟貫石、口給食料,若係本職者住程不在給限,其常破馬草料局分,如被差長行馬公幹本支草料,即聽驗日剋除,若特奉宣差勾當者,依本格。十八貫石以上九百文,十七貫石八百六十文,十五貫石以上五百四十文,七貫石以上四百六十文,六貫石四百二十文,五貫石三百八十文,四貫石三百三十文,三貫石二百八十文,二貫石二百三十文。

列傳第三十四

12
仲略,字簡之。聰敏力學,登大定十九年詞賦進士第,調代州五臺主簿。以母憂去,服闋,轉韓州軍事判官,遷澤州晉城令,補尚書省令史。除翰林修撰,兼太常博士。改授左司都事,為立夏國王讀冊官。還,權領左司。一日,奏事退,上顧謂侍臣曰:「仲略精神明健,如俊鶻脫帽。」又曰:「李仲略健吏也。」未幾,轉員外郎,以親病求侍,特授澤州刺史以便祿養。先是,晏領沁南軍節度使,澤於懷為支郡,父子相繼,鄉人榮之。以父喪免,起為戶部郎中

列傳第四十三

37
任天寵,字清叔,曹州定陶人也,明昌二年進士,調考城主簿,再遷威戎縣令。縣故堡寨,無文廟學舍,天寵以廢署建。有兄弟訟田者,天寵諭以理義,委曲周至,皆感泣而去。調泰定軍節度判官。丁父憂,服闋,調崇義軍節度判官。補尚書省令史、右三部檢法司正,遷監察御史。改右司都事,遷員外郎。改左司諫,轉左司郎中,遷國子祭酒。貞祐初,轉祕書監兼吏部侍郎,改中都路都轉運使。時京師戒嚴,糧運艱阻,天寵悉力營辦,曲盡勞瘁,出家貲以濟飢者,全活甚眾。監察御史高夔、劉元規舉天寵二十人公勤明敏,有材幹,可安集百姓。遷戶部尚書。三年,中都不守,天寵繼走南京,中道遇兵,死之。謚純肅。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