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7664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三楚新錄
條件: 提到「後唐莊宗
Total 11

卷一

3
莊宗反正,下詔徵諸侯入覲。馬殷以年老不行,命長子希範入朝。希範多辨,善於應對。及至,莊宗謂曰:「朕聞卿部內有洞庭湖,其波無際,有之乎?」對曰:「有之,陛下一旦南巡狩,則此湖不足以飲馬耳。」莊宗大悅。既而曰:「比聞馬氏之國,必為高郁所圖。今有子如此,高郁何能可得邪?」高郁,之謀臣也,莊宗將去其爪牙,故以是言離間,而希範不察。及歸,果使人構其罪,郁竟至棄市。自是,識者知其不克霸焉。初希範之入覲,途經淮上,時桑維翰旅游楚泗間,知其來,遽謁之,且曰:「僕聞楚之為國,挾天子而令諸侯,其勢不可謂之卑也。加以利盡南海,而公室大富。足下之來,非傾府庫之半,則不足以供芻粟之費。今僕貧者,敢以萬金為請,惟足下濟之。」希範輕薄公子,睹維翰形短而腰長,語魯而且醜,不覺絕倒而笑之。既而贈與數百縑。維翰大怒,拂衣不顧而去。

卷三

2
時諸侯爭霸,急於用人。進士梁震登第後,薄游江陵,季興請為掌書記。震性抗直,臨事敢言。時莊宗反正,下詔徵諸侯王入覲。季興忻然,奉詔將行,震諫曰:「朝廷自反正後,有吞併諸侯之心。若我繕甲以自守,猶恐不保其地,況敢拋棄軍國,千里入覲哉?且又今之諸侯為梁朝舊人者唯公耳,安知朝廷不以仇敵相待耶?幸望圖之,無使懷王之患復見於今日也。」季興曰:「吾計決矣!多言奚為?」及至,莊宗果欲留之。及歸,值夜,將吏、父老出迎於郊外,季興乃握震手曰:「不聽君言,幾葬虎口。」初,季興方對,莊宗謂之曰:「今天下負固不服者,唯吳與蜀耳。聯今欲先有事於蜀,而蜀地險阻,尤難之。江南才隔荊南一水耳,朕欲先征之,卿以為何如?」季興對曰:「臣聞蜀國地富民饒,獲之可建大利,江南國貧,地狹民少,得之恐無益。臣願陛下釋吳先蜀。」時莊宗意欲伐蜀,及聞季興之言,大悅。未俞年,莊宗伐蜀,季興私自喜曰:「此吾以計紿之,彼乃信而用耳。」未幾,遣使冊季興為南平王。秀興謂震曰:「此恐吾與蜀連衡故也。」及蜀破,書至,季興方食,落箸而歎曰:「此吾之失計也!所謂『倒持太阿,授人以柄』。」梁震曰:「大王勿憂,今蜀雖破,未必為福。」未幾,莊宗宴駕,果再亂,一如梁震之言。初,季興嘗從梁祖出征,引軍旦發,至逆旅,未曉,有一嫗秉燭開門而迎,其禮甚謹。季興頗疑而問之,嫗對曰:「妾適夢金甲人推門呼曰:『宜速起,有王者來。』及起開門,果有君子至,豈非所謂王者邪?所以不敢褻慢耳。」季興大悅。後果然。洎季興卒,從誨立,震獨不悅,謂所親曰:「先王平生與吾相見,兄弟之不若也。今日之下,安能屈節北面,復事其子邪?」於是求解職,退處於郊外,灌園鬻蔬為別業,稱處士。每從誨以事召至府,則倒跨黃牛,往往直造廳事前。呼從誨不以官閥,止稱「大郎君」而已。從誨以其先王舊人,不忍以過殺之。
5
有梁延嗣者,復州景陵人,唐天成中,將兵守復州監利。季興之入覲也,莊宗欲殺之,既而逃歸,益懷怨憤,遂以兵攻取復之監利、星沙二縣。延嗣兵敗,為季興所獲。至從誨既立,擢為大校,遂承制,授歸州刺史。未幾,又遷復州團練使,仍掌親軍。延嗣雖起非行陣,自以累典戎事。纔年十九,諱健兒士卒之語,每聚談,或有傷犯之者,往往交遊變為仇讎。光憲與延嗣年甲相亞居,常自謂筋力不衰。一旦赴球場,上馬左右扶持者甚眾,延嗣且在後笑曰:「孰謂大卿年老而彌壯?觀其上馬輕健,良由扶持者眾爾!」光憲乃回顧曰:「非因眾扶,蓋是老健。」延嗣不勝憤怒。論者以此少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