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2013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周書
條件: 提到「建德
Total 12

卷五 帝紀第五 武帝上

132
建德元年春正月戊午,帝幸玄都觀,親御法座講說,公卿道俗論難,事畢還宮。降死罪及流罪一等,其五歲刑已下,並宥之。
169
八月辛卯,擒直於荊州,免為庶人。乙未,詔自建德元年八月以前犯罪,未被推糾,於後事發失官爵者,並聽復舊。丙申,行幸雲陽宮。

卷六 帝紀第六 武帝下

2
建德四年春正月戊辰,以柱國枹罕公辛威為寧州總管,太原公王康為襄州總管。初置營軍器監。壬申,詔曰:「今陽和布氣,品物資始,敬授民時,義兼敦勸。詩不云乎:「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刺史守令,宜親勸農,百司分番,躬自率導。事非機要,並停至秋。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所在量加賑恤。逋租懸調,兵役殘功,並宜蠲免。」癸酉,行幸同州。

卷七 帝紀第七 宣帝

2
宣皇帝諱贇,字干伯,高祖長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於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封魯國公建德元年四月癸巳高祖親告廟,冠於阼階,立為皇太子。詔皇太巡撫西土。文宣皇后崩,高祖諒闇,詔太子總朝政,五旬而罷。高祖每巡幸四方,太子常留監國。五年二月,又詔皇太子巡西土,因討吐谷渾。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

2
靜皇帝諱衍,後改為闡,宣帝長子也。母曰朱皇后。建德二年六月,生於東宮。大象元年正月癸卯,封魯王戊午,立為皇太子二月辛巳宣帝於鄴宮傳位授帝,居正陽宮。

卷十三 列傳第五

5
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初,高祖以直第為東宮,更使直自擇所居。直歷觀府署,無稱意者,至廢陟屺佛寺,欲居之。齊王憲謂直曰:「弟兒女成長,理須寬博,此寺褊小,詎是所宜。」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論兒女!」憲怪而疑之。直嘗從帝校獵而亂行,帝怒,對眾撻之。自是憤怨滋甚。及帝幸雲陽宮,直在京師,舉兵反,攻肅章門。司武尉遲運閉門拒守,直不得入。語在運傳。直遂遁走,追至荊州,獲之,免為庶人,囚於別宮。尋而更有異志,遂誅之,及其子賀、貢、塞、響、賈、秘、津、干理、乾璪、乾悰等十人,國除。
6
趙僭王招,字豆盧突。幼聰穎,博涉群書,好屬文。學庾信體,詞多輕艷。魏恭帝三年,封正平郡公,邑一千戶。武成初,進封趙國公,邑萬戶。保定中,拜為柱國,出為益州總管建德元年,授大司空,轉大司馬三年,進爵為王,除雍州牧。四年,大軍東討,招為後三軍總管。五年,又從高祖東伐,率步騎一萬出華谷,攻齊汾州。及并州平,進位上柱國。東夏底定,又為行軍總管,與齊王討稽胡。招擒賊帥劉沒鐸,斬之,胡寇平。宣政中,拜太師大象元年五月,詔以洺州襄國郡邑萬戶為趙。招出就國。二年,宣帝不豫,徵招及陳、越、代、滕五王赴闕。比招等至而帝已崩。
8
譙孝王儉,字侯幼突。武成初,封譙國公,邑萬戶。天和中,拜大將軍,尋遷柱國,出為益州總管建德三年,進爵為王。五年,東伐,以本官為左一軍總管,攻永固城,拔之。進平並、鄴,拜大塚宰。是歲,稽胡反,詔儉為行軍總管,與齊王憲討之。有胡帥自號天柱者,據守河東,儉攻破之,斬首三千級。宣政元年二月,薨。子乾惲嗣。大定中,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9
陳惑王純,字堙智突。武成初,封陳國公,邑萬戶。保定中,除岐州刺史,加開府儀同三司。使於突厥迎皇后,拜大將軍。尋進位柱國,出為秦州總管,轉陜州總管,督雁門公田弘拔齊宜陽等九城。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四年,大軍東伐,純為前一軍總管。以帝寢疾,班師。五年,大軍復東討,詔純為前一軍,率步軍二萬守千裏徑。并州平,進位上柱國,即拜并州總管。宣政中,除雍州牧,遷太傅大象元年五月,以濟南郡邑萬戶為陳。純出就國。二年,朝京師。時隋文帝專政,翦落宗枝,遂害純,并世子謙及弟扈公讓、讓弟議等,國除。越野王盛,字立久突。武成初,封越國公,邑萬戶。天和中,進爵為王。四年,大軍伐齊,盛為後一軍總管。五年,大軍又東討,盛率所領,拔齊高顯等數城。並州平,進位上柱。從平鄴,拜相州總管。宣政元年,入為大塚宰。汾州稽胡帥劉(愛)〔受〕邏干反,詔盛率諸軍討平之。大象元年,遷大前疑,轉太保。其年,詔以豐州武當、安富二郡邑萬戶為越。盛出就國。二年,朝京師。其秋,為隋文帝所害,並其子忱、悰、恢、懫、忻等五人,國除。
10
代奰王達,字度斤突。性果決,善騎射。武成初,封代國公,邑萬戶。天和元年,拜大將軍、右宮伯,拜左宗衛。建德初,進位柱國,出為荊淮等十四州十防諸軍事、荊州刺史在州有政績,高祖手敕褒美之。所管灃州刺史蔡澤黷貨被訟,贓狀分明。以其世著勳庸,不可加戮;若曲法貸之,又非奉上之體。乃令所司,精加按劾,密表奏之。事竟得釋,終亦不言。其處事周慎如此。
12
冀康公通,字屈率突。武成初,封冀國公,邑萬戶。天和六年十月,薨。子絢嗣。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大象中,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卷十五 列傳第七 寇洛李弼于謹

13
輝大統中,起家員外散騎侍郎,賜爵義城郡公,歷撫軍將軍大都督鎮南將軍散騎常侍。輝常臥疾期年,太祖憂之,日賜錢一千,供其藥石之費。及魏廢帝有異謀,太祖乃授輝武衛將軍,總宿衛事。尋而帝廢,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魏恭帝二年,加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出為岐州刺史。從太祖西巡,率公卿子弟,別為一軍。孝閔帝踐阼,除荊州刺史。尋襲爵趙國公,改魏國公保定中年,加將軍。天和六年,進位柱國。建德元年,出為總管梁洋等十州諸軍事、梁州刺史。時渠、蓬二州生獠,積年侵暴,輝至州綏撫,並來歸附。璽書勞之。(輝)〔耀〕既不得為嗣,朝廷以弼功重,乃封(輝)〔耀〕邢國公,位至開府。子寬,大象末,上大將軍蒲山郡公。輝弟衍,大象末,大將軍、真鄉郡公。衍弟綸,最知名,有文武才用。以功臣子,少居顯職,歷吏部、內史下大夫,並獲當官之譽。位至司會中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封河陽郡公。為聘齊使主。早卒。子長雅嗣。綸弟晏,建德中,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趙郡公。從高祖平齊,歿於並州。子璟以晏死王事,即襲其爵。弼弟標。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