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20090"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
條件: 提到「政和
Total 7

卷三十

2
政和元年正月案:錢大昕《朔閏考》、李上直下土《十朝綱要》云:是月甲子朔。 辛未,詔:「諸路州軍學生不至八十人處,不置教授;若係熙、豐曾置教授,雖不滿八十人,自合存留。」《紀事本末》卷百二十六。案:《文獻通考》卷四十六:熙寧四年,詔:「置京東西、河東北、陝西五路學,以陸佃等為諸州學官,仍令中書采訪逐路有經術行誼者各三五人,雖未仕,亦給簿,尉俸,使權教授。他路州軍,命近日選薦京朝官有學行可為人師者,堂除逐路官,令兼所任州教授,仍置小學教授。」元豐元年,詔諸路州府學官共五十三員。元佑初,齊、盧、宿、常、虔、潁、同、懷、澶、河陽等州始相繼置教授,三舍法行,而員額愈多。崇寧元年,宰相建議天下皆置學,郡少或應書人少,即合二三州共置一學,學悉置教授二員。至大觀時,吉州、建州皆以養士數多,置教授三員。尋詔諸路州學生員及五百人以上,許置教授二員,不及八十人,罷置教授,及以在州有科名官兼涖學事。
40
政和二年正月案:錢大昕《四史朔閏考》:是月己未朔。 癸未,詔:「釋教修懺水陸及祈禳道場,輒將道教神位相參者,僧尼以違制論;主首知而不舉,與同罪。著為令。」《紀事本末》卷百二十七。案:李《十朝綱要》:大觀元年正月丁巳,禁道士齋醮不得仿僧徒鼓擊鐃鈸。二月乙未,御批:道士序位在僧上,女冠在尼上。十二月戊戌,詔:內外佛寺尚有以道像侍立者,並迎歸道觀,不可遷,則除之。
78
政和三年正月甲寅朔,案:錢大昕《四史朔閏考》同。 議禮局奏:「州郡貢士有鹿鳴燕,古者賓興賢能,行鄉飲酒之遺禮,請易其名如古。」詔:「稽古者不必循其迹。州郡鹿鳴燕,乃古鄉飲酒之意,可止以鹿鳴為名,有古樂處,令用古樂。」《紀事本末》卷百三十三。

卷三十三

2
政和四年正月戊寅朔,案:原本脫「朔」字,據《十朝綱要》及《四史朔閏考》增。 御筆:「置道階自六字先生至額外鑒義品秩,比視中大夫至將仕郎,凡二十六等,并無請給人從及不許申乞恩例」。《紀事本末》卷百二十七。案:《續宋編年通鑒》:置道階二十六等,先生、處士、八字、六字、四字、二字,視中大夫至將仕郎,而不給俸。重和初,別置道官,自太虛大夫至金壇郎凡十六等,同文臣中大夫至迪功郎。道職自衝和殿侍宸至凝神殿校經,凡十一等,侍宸同待制,校經同修撰,校經同直閣,皆給告身印紙,經道籙院磨勘功過,注授、加官、差遣、入品、用蔭,如命官法。

卷三十四

2
政和五年正月案:錢大昕《四史朔閏考》:是月壬申朔。 丙戌,長寧軍界夷人卜漏等反,攻梅嶺堡,陷之。《紀事本末》卷百四十一。原注此據初草,二月三十日,令趙遹措置聖旨追書,須別考詳。《本紀》於初九日庚辰書晏州夷反,當移入此。三月十七日,趙奏,夷賊正月二十九日已各歸國,二月二十八日複出犯樂共城。楊氏《編年》云:「十二月,瀘南安撫使趙遹以王育、馬覺平卜漏,開純滋祥州。初,梅嶺知寨高公老,宗女夫也,常攜其妻以金玉器與卜漏輩飲思峨洞,卜漏欲之。故因上元燈夕攻梅嶺寨,高公老遁去,卜漏略其妻與金玉歸洞,至是平之。」《趙遹行狀》:「瀘之熟夷,晏州六縣水路十二村及十州五村團思峨州洞眾,素黠勇善鬥。大中祥符、元豐間,屢為邊患,為諸夷所畏,雖生夷,莫敢當之。瀘帥賈宗諒者,武人,喜生事,嘗以需竹木擾夷,夷怨久已不堪。政和四年,宗諒執夷人大首領斗個旁等,誣以罪。在法縱所犯重,猶以夷法論,不過償貲畜,宗諒輒杖其脊,黥徙且死。諸夷憤怒,聲言官殺其酋長非罪,跳呼礪兵甲,種類響應。晏州多罔都大首領卜漏,為諸夷長雄,與其眾謀盡結諸夷,出戎、瀘,直據成都,北屯劍門,東守白帝,內乘無備,外結聲援,全蜀可傳檄而定;有不下者,以兵臨之,與吐蕃、溪洞修婚姻之好,以為唇齒。王師至在半年後,而兩關已閉,亦何所及?遂主盟,合從入寇,且結滋純長寧軍納土新附之民,然卒無一人肯從叛者,仍力捍守其境。明年正月,卜漏以其州六縣水路十二村及思峨之眾,并十州五村團羅思黨諸夷,凡十餘萬,分兵四出,攻圍樂共城、長寧、武寧、江門、安遠鎮溪諸寨堡,不克,遂陷梅嶺堡。全城被害,焚廬舍,掠子女,虜守把寨官高公老妻族姬等家屬。族姬,濮安懿王之曾孫女,於上服屬為近。宗諒始以赤白囊上聞,上覽奏,勤宵旰之憂,朝野駭念,未有堪任其責者。時蜀久安,人巽懦不習兵,所至闕戰守備,遠近聞驚騷動。遹適按部次昌州,即馳至瀘,而提點刑獄賈若水亦至。遹與議萬一賊乘勢長驅逾瀘水,何所禦之?乃亟督宗諒躬率兵進屯江安縣,據水當賊訩,且以近邊諸壘轉餉給軍,儲備無乏。若水摘比近巡尉兵既至,又成都府、利州夔州路援師亦集,與宗諒所部,得眾萬餘。逮賊再犯武寧、樂共、梅嶺,宗諒出兵與賊戰,官軍大衄,裨將陳世基等死之。賊屢勝,益猖獗,出入無虛日,蜀土大震。夷中山谷深險,林箐沮洳,賊上下捷倍飛走,尤善用弩,以藥傅矢,中人,血濡縷輒死。其來則蜂集蟻聚,去則鳥飛獸散。宗諒以未易力制,方議招輯。會上親札,詔遹督宗諒進兵,倘能悔過,即聽其降,仍俾宗諒稟公節度。賊聞遹將督兵進,其間脅從亦稍攜貳。樂共城兵馬監押潘虎,因誘致其酋長數十輩來降,虎盟而犒之。即酒半,盡縛取殺之,函其首來獻,以為己功。遹遂以輕兵趨樂共,執虎以屬吏。虎伏辜,乃以虎徇夷,列其殺降劾諸朝,詔斬虎於市。又詔以賈宗諒妄配非辜,致寇喪師,除名為民,編置河外。遹與諸部使者賈若水、王良弼、楊彥章坐佚罰,皆貶秩二等,遹降朝散郎,以康師魯代宗諒,復遹節制」。案:《宋史·趙遹傳》:政和五年,晏州夷酋卜漏反,陷梅嶺堡,知砦高公老遁。公老之妻,宗女也,嘗出金玉器飲晏州夷酋卜漏等,漏心艷之。會瀘帥賈宗諒以斂竹木擾夷部,且誣致其酋鬥個旁等罪,夷人感怨。漏遂相結,因上元張燈襲破梅嶺砦,虜公老妻及其器物,四出剽掠。梓州轉運使趙遹行部昌州,聞之,倍道趨瀘,劾宗諒,罷之。詔康延魯代宗諒。畢沅《續資治通鑒》:丙戌,瀘南晏州夷卜漏等反,攻梅嶺堡,陷之。晏州六縣水路十二村及十州五村團思峨洞諸熟夷,素黠勇善鬥,大中祥符、元豐間,屢為邊患。瀘帥賈宗諒,武人也,喜生事,嘗以需竹木擾夷,夷怨之;至是又誣致其酋鬥個旁等罪,杖脊,黥配,諸夷憤怒。卜漏遂主盟,合從又寇,因上元張燈襲破梅嶺堡。

卷三十五

2
政和六年正月案:錢大昕《四史朔閏考》:是月丙寅朔。 乙未,贈知梅嶺堡高公老妻宗女為「節義族姬」。夷賊破堡,姬被執,守義不辱,旬日而終,故旌之。仍錄其二子並承信郎。《紀事本末》卷百四十一。

卷三十六

2
政和七年正月案:錢大昕《四史朔閏考》:是月庚寅朔。 乙未,御筆:「自今應天下道士,與免階墀迎接衙府,宮觀科配借索騷擾;郡官、監察司相見,依長老法。」《紀事本末》卷百二十七。案:《宋史·本紀》:宣和元年三月己未,詔天下知宮觀道士與監司、郡縣官以客禮相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