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4529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元學案
條件: 提到「韓琦
Total 2

第003卷 卷三 高平學案全氏補本

61
韓琦,字稚圭,安陽人。父國華,右諫議大夫。先生弱冠舉進士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雲見,左右皆賀。歷遷監左藏庫。出為開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諫。時王隨、陳堯佐為相,韓億、石中立參知政事,先生連疏其過,四人同日罷。又請停內降,抑僥倖。王沂公喜謂先生曰:「諫官固宜如此!」先生益自信。元昊反,命為陜西安撫使。進樞密直學士,副夏竦為經略安撫、招討使。畫攻守二策入奏,仁宗用攻策,詔鄜延、涇原同出征。大將任福不用命,沒于好水川,先生上章自劾,知秦州,尋復之。未幾,還舊職,為陜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屯涇州。先生與范文正在兵間久,名重一時,人心歸之,朝廷倚以為重,故天下稱為「韓范」。元昊稱臣,召為樞密副使。時上急于求治,手詔宰相杜衍曰:「朕用韓琦、范仲淹、富弼,皆中外人望。有可施行,宜以時上之。先生條上七事,議稍用。又獻九事,大略欲備西北,選將帥,明按察,豐財利,遏僥倖,進能吏,退不才,謹入官,去食,謂「數者之舉,謗必隨之,願委計輔臣,聽其措置」,帝悉嘉納。遂宣撫陜西,討平群盜。歸,陳西北四策。會尹洙與劉滬爭城水洛事,先生右洙,朝論不謂然,乃請外,以資政殿學士知楊州。連徒定州,兼安撫使,進大學士,又加觀文殿學士。拜武康軍節度使、知并州,又知相州。嘉祐元年,召為工部尚書、三司使。未至,迎拜樞密使。三年六月,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遷刑部尚書。六年閏八月,遷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封儀國公。至和中,上病不能御殿,中外惴恐,臣下爭以立嗣固根本為言,包拯、范鎮尤激切。積五六歲,依違未之行,言者亦稍怠。至是,先生乘間懷《漢書孔光傳》以進曰:「成帝立弟之子,彼中材之主猶如是,況陛下乎!」帝乃立宗實。宗實,英宗舊名也。明年,英宗嗣位,以先生為仁宗山陵使,加門下侍郎,封衛國公。門人親客或從容語及定策事,先生必正色曰:「此仁宗聖德神斷,皇太后內助之力,臣子何與焉!」英宗暴得疾,太后不悅。一日,先生獨見上,上曰:「太后待我無恩。」先生對曰:「自古聖帝明王,不為少矣,然獨稱舜為大孝,豈其餘盡不孝邪?父母慈愛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為可稱。但恐陛下事之未至爾,父母豈有不慈者哉!」帝大感悟,拜先生右僕射,封魏國公。帝崩,奉詔立神宗,拜司空兼侍中,為英宗山陵使。先生執政三世,或病其專,先生堅辭位,除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入對,帝泣曰:「侍中必欲去,今日已降制矣。」賜興道坊宅一區。熙寧元年七月,復請相州以歸。王安石用事,出常平使者散青苗錢,先生亟言之。帝懷其疏以示宰相曰:「琦真忠臣,雖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謂可以利民,今乃害民如此!」是時新法幾罷。安石復出,持前議益堅,于是先生請解四路安撫使,止領一路。六年,還判相州。既至之二年,換節永興,未拜而卒,年六十八。前一夕,大星 隕于治所。帝哭之慟,篆其碑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贈尚書令,諡曰忠獻,配享英宗廟庭。常令其子若孫一人官于相,以護丘墓。先生識量英偉,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所建請,顧義所在,無適莫心。常處危疑之際,或諫自保,先生歎曰:「是何言也!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輟不為哉!」生平折節下士,尤以獎拔人材為急。王介甫有盛名,或以為可用,先生獨不然之。及守相,陛辭,神宗問王安石何如,對曰:「安石為翰林學士則有餘,處輔弼之地則不可。」與富鄭公齊名,號稱賢相,人又謂之「富韓」云。徽宗追魏郡王。子五人,長忠彥。參史傳。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