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70691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明史
條件: 提到「江西巡撫
Total 7

本紀第二十四 莊烈帝二

3
十三年春閏正月乙酉,振真定饑。戊子,振京師饑民。癸卯,振山東饑。二月壬子朔,祀日於東郊。戊午,總督陜西三邊侍郎鄭崇儉大破張獻忠於太平縣之瑪瑙山,獻忠走歸州。戊寅,以久旱求直言。三月甲申,禱雨。丙戌,大風霾,詔清刑獄。戊子,罷各鎮內臣。丙申,賜魏藻德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戊戌,振畿內饑。丁未,免河北三府逋賦。夏四月戊午,逮江西巡撫僉都御史解學龍及所舉黃道周己卯吏部尚書謝陞禮部尚書禮部侍郎陳演以原官並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五月羅汝才犯夔州,石砫女官秦良玉連戰卻之。甲申,祀地於北郊。庚戌姚明恭致仕。六月辛亥朔,總兵官賀人龍等分道逐賊,敗之,羅汝才走大寧。庚午蔡國用卒。辛未薛國觀罷。秋七月庚辰朔,畿內捕蝗。己丑,發帑振被蝗州縣。辛卯左良玉及京營總兵官孫應元等大破羅汝才於興山。汝才走巫山,與張獻忠合。八月甲戌,振江北饑。九月,陜西官軍圍李自成於巴西魚腹山中,自成走免。癸巳張獻忠陷大昌,總兵官張令戰死。尋陷劍州、綿州。冬十月癸丑熊文燦棄市。十一月楊嗣昌進軍重慶。丁亥,祀天於南郊。戊子,南京地震。十二月丁未朔,嚴軍機抄傳之禁。辛亥張獻忠陷瀘州。乙卯,逮薛國觀是月李自成自湖廣走河南,饑民附之,連陷宜陽、永寧,殺萬安王采崿,陷偃師,勢大熾。是年,兩畿、山東、河南、山、陜旱蝗,人相食。

志第四十七 選舉三

2
宣宗嘗出御製《猗蘭操》及《招隱詩》賜諸大臣,以示風勵。實應者寡,人情亦共厭薄。正統元年,行在吏部言:「宣德間,嘗詔天下布、按二司及府、州、縣官舉賢良方正各一人,迄今尚舉未已,宜止之。」帝以朝廷求賢不可止,自今來者,六部、都察院、翰林院堂上官考試,中者錄用,不中者黜之。薦舉者益稀矣。天順元年詔:「處士中,有學貫天人、才堪經濟、高蹈不求聞達者,所司具實奏聞。」御史陳迹奏崇仁儒士吳與弼學行,命江西巡撫韓雍聘赴京。至則召見,命為左諭德。與弼辭疾不受。帝又命李賢引見文華殿,從容顧問曰:「重卿學行,特授宮僚,煩輔太子。」與弼固辭。賜宴文華殿,命賢侍宴,降敕褒賚,遣行人送歸,蓋殊典也。至成化十九年,廣東舉人陳獻章被薦,授翰林院檢討,而聽其歸,典禮大減矣。其後弘治中浙江儒士潘辰,嘉靖中南直隸生員文徵明、永嘉儒士葉幼學,皆以薦授翰林院待詔。萬曆中,湖廣舉人瞿九思亦授待詔,江西舉人劉元卿國子監博士,江西處士章潢僅遙授順天府訓導。而直隸處士陳繼儒、四川舉人楊思心等雖皆被薦,下之禮部而已。崇禎九年吏部復議舉孝廉,言:「祖宗朝皆偶一行之,未有定制。今宜通行直省,加意物色,果有孝廉、懷才抱德、經明行修之士,由司道以達巡按,覆核疏聞,驗試錄用。」於時薦舉紛紛遍天下,然皆授以殘破郡縣,卒無大效。至十七年,令豫、楚被陷州縣員缺悉聽撫、按官辟選更置,不拘科目、雜流、生員人等。此則皇遽求賢,非承平時舉士之典。至若正德四年,浙江大吏薦餘姚周禮、徐子元、許龍,上虞徐文彪。劉瑾以四人皆謝遷同鄉,而草詔出於劉健,矯旨下禮等鎮撫司,謫戍邊衛,勒布政使林符、邵寶、李贊及參政、參議、府縣官十九人罰米二百石,并削健、遷官,且著令,餘姚人不得選京官。此則因薦舉而得禍者,又其變也。

列傳第五十六

63
直明敏博學,練習朝章,而躁於進取。性矜忌,不自檢飭,與吏部尚書尹旻相惡。直初覬禮部侍郎,而旻薦他人。直以中旨得之。次日遇旻於朝,舉笏謝。旻曰:「公所謂簡在帝心者。」自是怨益深。後在南部八年,鬱鬱不得志,屬其黨萬安、彭華謀內召,旻輒持不可。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及推兵部左、右侍郎,吏部列何琮等八人。詔用琮,而直以安、華及李孜省力,中旨召還。至是修怨,與孜省等比。陷旻父子得罪,又構罷江西巡撫閔珪,物論喧然不平。刑部郎袁清者,安私人,又幸於內侍郭閏。勘事浙江,輘轢諸大吏,吏部尚書李裕惡之。比還,即除紹興知府。清懼,累章求改,裕極論其罪,下詔獄。安、閏以屬直,為言於孜省,取中旨赦之,改知鄖陽。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左良玉鄧玘賀人龍高傑劉澤清祖寬

20
八月乃入武昌,立軍府招徠,下流粗定,分命副將吳學禮援袁州。江西巡撫郭都賢惡其淫掠,檄歸之,而自募土人為戍守。會賊陷長沙、吉州,復陷袁州、岳州,良玉遣馬進忠援袁州,馬士秀援岳州。士秀率水師敗賊岳州城下,二城遂並復。時帝命兵部侍郎呂大器代侯恂為總督,恂解任,中道逮下獄。良玉知其為己故,心鞅鞅,與大器齟齬。賊連陷建昌諸府,大器無兵不能救,良玉亦不援。進忠與賊戰嘉魚,再失利,良玉軍遂不振。會獻忠從荊河入蜀,良玉遣兵追之,距荊州七十里。荊、襄諸賊因自成入關,盡懈。良玉偵知,乃遣副將盧光祖上隨、棗、承德,而惠登相自均、房,劉洪起自南陽,掎賊後,收其空虛地以自為功。

列傳第一百六十六

16
八月,叛將白之裔入萬安,江西巡撫曠昭被執,知縣梁於涘死之。於涘,江都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時唐王詔適至贛,永茂乃與楊廷麟劉同升同舉兵。未幾,王召永茂為兵部右侍郎,以張朝綖代。甫任事,擢元吉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江西、湖廣諸軍,召朝綖還,以同升代。元吉至贛,同升已卒,遂以元吉兼巡撫。

列傳第一百七十 儒林一

43
吳與弼,字子傳,崇仁人。父溥,建文時為國子司業,永樂中為翰林修撰。與弼年十九,見《伊洛淵源圖》,慨然響慕,遂罷舉子業,盡讀《四子》、《五經》、洛閩諸錄,不下樓者數年。中歲家益貧,躬親耕稼,非其義,一介不取。四方來學者,約己分少,飲食、教誨不倦。正統十一年,山西僉事何自學薦於朝,請授以文學高職。後御史塗謙、撫州知府王宇復薦之,俱不出。嘗歎曰:「宦官、釋氏不除,而欲天下治平,難矣。」景泰七年,御史陳述又請禮聘與弼,俾侍經筵,或用之成均,教育胄子。詔江西巡撫韓雍備禮敦遣,竟不至。天順元年,石亨欲引賢者為己重,謀於大學士,屬草疏薦之。帝乃命賢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賜璽書,齎禮幣,徵與弼赴闕。比至,帝問賢曰:「與弼宜何官?」對曰:「宜以宮僚,侍太子講學。」遂授左春坊左諭德,與弼疏辭。賢請賜召問,且與館次供具。於是召見文華殿,顧語曰:「聞處士義高,特行徵聘,奚辭職為?」對曰:「臣草茅賤士,本無高行,陛下垂聽虛聲,又不幸有狗馬疾。束帛造門,臣慚被異數,匍匐京師,今年且六十八矣,實不能官也。」帝曰:「宮僚優閑,不必辭。」賜文綺酒牢,遣中使送館次。顧謂賢曰:「此老非迂闊者,務令就職。」時帝眷遇良厚,而與弼辭益力。又疏稱:「學術荒陋,茍冒昧徇祿,必且曠官。」詔不許。乃請以白衣就邸舍,假讀秘閣書。帝曰:「欲觀秘書,勉受職耳。」命賢為諭意。與弼留京師二月,以疾篤請。賢請曲從放還,始終恩禮,以光曠舉。帝然之,賜敕慰勞,齎銀幣,復遣行人送還,命有司月給米二石。與弼歸,上表謝,陳崇聖志、廣聖學等十事。成化五年卒,年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佞幸

17
二十一年正月,星變求言。九卿大臣、給事御史皆極論傳奉官之弊,首及孜省、常恩等。帝頗感悟,貶孜省上林監丞,令吏部錄冗濫者名凡五百餘人。帝為留六十七人,餘皆斥罷,中外大說。孜省緣是恨廷臣甚,構逐主事張吉、員外郎彭綱,而益以左道持帝意。其年十月,再復左通政,益作威福。構罪吏部尚書尹旻及其子侍講龍。又假扶鸞術言江西人赤心報國,於是致仕副都御史劉敷、禮部郎中黃景、南京兵部侍郎尹直工部尚書李裕、禮部侍郎謝一夔,皆因之以進。間採時望,若學士楊守陳、倪岳,少詹事劉健,都御史餘子俊,李敏諸名臣,悉密封推薦。搢紳進退,多出其口,執政大臣萬安、劉吉、彭華從而附麗之。通政邊鏞為僉都御史,李和為南京戶部侍郎,皆其力也。所排擠江西巡撫閔珪洗馬羅璟、兵部尚書馬文升、順天府丞楊守隨,皆被譴,朝野側目。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