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2866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南詔野史
條件: 提到「永徽
Total 2

南詔野史

35
細奴邏,又名獨羅消,西天天竺摩竭國阿育王低蒙苴第五子蒙苴篤之三十六世孫。生有奇相。唐太宗貞觀初,其父舍龍尨,又名龍伽獨,將奴邏自哀牢避難至蒙舍川,耕於巍山。今蒙化廳之巍寶山。一日,有老僧,美髯,冠赤蓮冠,披袈裟,持缽至奴邏家乞食。時奴邏與子邏盛炎方耕巍山之下,其姑與婦將往饁。見僧乞食,遂食之。再炊往饁,僧坐不去。姑婦持餉中道,僧已在彼,復乞食,姑婦又食之。返而復炊,持饁至巍山,則見僧坐盤石上,前有靑牛,左白象,右白馬,上覆雲氣。雲中二童子,一執鐵杖於左,一執方金鏡於右。姑婦驚喜,複以所餉供之。僧問何所願?姑婦不知對。僧曰:「奕葉相承」。及趣奴邏等至,則但見一人持缽,坐五色雲中,而盤石上惟餘衣痕及牛象馬之跡耳。奴邏素有祥異,會唐封首領大將軍建寧國王張樂進求,以諸葛武侯所立白崖鐵柱,歲久剝蝕重鑄之。因社會祭柱,柱頂故有金鏤鳥,忽能飛,集奴邏左肩,相誡勿動,八日乃去。眾駭異,謂天意有屬。進求遂妻以女,舉國遜之。於唐太宗己酉,貞觀二十三年卽位,年三十二歲,建號大蒙國,稱奇嘉王,據南詔。高宗庚戌永徽元年,建都蒙舍川,於巃{山+於}山在今蒙化廳西北三十五里。築巃山+於城。永徽癸丑四年,遣邏盛炎入朝唐,詔授奴邏為巍州今蒙化廳刺史,賜以錦袍。大勃弄今大理府趙州白崖。酋楊承顚寇麻州,在今曲靖府馬龍州城北里許。唐命郞州唐貞觀初,分牂牁郡北界置郞州,後改名播州,卽今貴州遵義府。又有郞州,在今雲南縣地。道行軍總管趙孝祖討之。孝祖先入小勃弄,今雲南縣地。酋長沒盛迎戰,孝祖斬之。進至大勃弄,攻其城,破之,擒楊承顚,改雲南縣為匡州,領勃弄、匡州二縣。高宗顯慶二年,鳳鳴於浪穹羅浮山,乃改名為鳳羽山,在大理府浪穹縣西南三十里,又名鳥吊山。見『水經註』。封十二聖賢為十二山神。時澄江人波羅旁有經濟才,用為文臣;郭郡矣素以勇略聞,用為武臣。又有楊波遠者,相傳為東漢時人,常騎三角靑牛,號神明大士,能知鹽泉,滇中鹽泉多為波遠所開創。奴邏在位,遵唐正朔。高宗甲戌上元元年奴邏卒,在位二十六年,子邏盛炎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