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15497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萇楚齋續筆
條件: 提到「光緒
Total 12

萇楚齋續筆卷一

4
婺源為吾皖徽州府屬,實為朱子闕里。歷代尊崇朱子,實自南宋始。淳佑元年,已詔從祀孔子廟廷,咸淳五年,詔賜文公闕里於婺源。元至元元年,詔立徽國文公之廟,追謚朱子之父曰獻靖。明嘉靖十年,詔朱子父從祀啟聖廟,「啟聖」後改「崇聖」。崇禎十五年,詔先儒朱子改稱先賢,位在漢唐諸儒上。我朝康熙五十一年,聖祖仁皇帝詔升朱子於十哲之次。歷代以來,皆優加尊崇,非一人一家所得論議也。《婺源縣志》特編《朱子世家》一卷,冠於《人物志》之首,洵非他縣所可比擬。粵捻初平,揚州設立安徽會館,皖南商人欲供朱子,皖北商人欲供包孝肅。相爭不已,無可解結,乃於正中供歷代先賢位。光緒戊戌聲木到揚就婚,暫住安徽會館,詢問何以不供朱子。有人告以皖南北爭論之事,聲木笑謂:「皖北商人,只看包龍圖等小說,心目中只知有包孝肅,無怪其然。若能讀書明理,吾知其決不能以包孝肅比朱子矣。」識者以為知言。包孝肅在北宋,自不失為名臣,然名臣似此者,歷代以來,車載斗量,何可勝數,焉能比間世所生之朱子。其行事全出於無稽鄙俗小說,流行甚廣,深入人心,以致鑄此大錯,釀此群吠也。

萇楚齋續筆卷四

20
光緒辛丑,和議告成時,建德周愨慎公馥任燕藩,奉旨賞加巡撫銜,為我朝二百餘年所僅見。先文莊公聞之,笑曰:「此即記名巡撫也。」未幾,果升任山東巡撫。
30
時到光緒中葉,可稱季世,綱紀猶存,名器仍未盡濫也。即衣服器用一項,大紅半截身風帽及黃色馬褂,平民無人敢服用。此猶曰國家定制,理應服從也。即如夏日全白長衫及全白短衫褲,當時名為上色,非讀書人及老爺、少爺、師爺不敢用。生意人及他人,只能穿藍色灰色而已。錯用之,大家指為謬妄。並云你亦非他們可比,何必惹人笑罵。又如扇子一項,白紙扇、團扇亦為讀書人及老爺、少爺、師爺用之,他人皆用黑油紙扇。此非國家功令也,而當時界限之嚴如此。可見大眾心目中,尚有讀書人及老爺、少爺、師爺在。今則雖高官厚祿,旦夕可至,尋常視之矣。陀羅經被本出於西藏,四川省城內極多。光緒□□年,先妣程太夫人棄養時,有以陀羅經被進者。先文莊公堅執不允,謂此係朝廷功令,非奉特旨賞用不可,私用何所取意。若在現時,固人人可用矣。
32
光澤高雨農舍人澍然,予已著錄於《桐城文學淵源考》中,其撰述亦錄入《桐城文學撰述考》中。惟所撰《抑快軒文集乙編》四十九卷、《丙編》十六卷、《丁編》九卷,共三編七十四卷,凡文六百十九篇,無刊本。侯官楊浚雪滄,於光緒丁亥八月廿四日鷺江旅次,得門人呂淵甫拔萃徵家藏全帙,屬陳茀丞茂才同友錄副,至戊子上元始鈔畢。文集前有道光十二年仁和陳善、道光元年仲秋建寧張紳二序。書用抑快軒自用格紙,每半頁八行,行廿字。板心刊有「抑快軒文集」五字,下黑口刊有「冠悔堂鈔本」五字,楷書甚工整,洵屬罕見之本。別有《抑快軒文集》三十卷,計文二百廿六篇,人家亦有傳鈔本,不如此書之完備。中有「雪滄手鈔」、「無竟先生」、「獨志堂物」、「侯官楊浚雪滄所得善本」、「雪滄」等印。惜書中缺《洪範五論四曰攸好德論》、《李習之文讀序》、《論語私記序》、《金廈二島志序》、《光澤縣志序》、《錄何氏祀事學田二志序》、《醫方集解校刊序》、《答某友書》、《何君質軒象贊》、《何母黃太恭人象贊》、《魁星贊》、《甚德堂文集序》、《退葊文集序》、《榕園文鈔序》、《碧雲山房詩草序》、《憶雲詞序》、《鰲峰文藪序》、《龔節婦傳》、《何淑蘋傳》、《募修玉龍宮引》等廿篇,皆有目無文。詳志其目於此,以便後人之得此書者之考查。
50
聖人神道設教,原不禁人奉祀,然迷信者,終屬中材以下。各省廟宇,皆有香火,最盛之處,尤為愚夫婦所注意。如吾皖則九華山,江蘇則茅山、金山、焦山,浙江則普陀山,江西則許真人廟,四川則峨嵋山,山西則五台山,山東則泰山,湖南則南嶽山,河南則太昊陵。隔省人士,不遠數千里,前來頂禮者,猶往來不絕。並聞句容茅山道士觀中,道士有玉印一方。相傳人苟死後,衣襟中有此印文,鬼必加敬禮,愚夫婦信之尤篤。每逢三月,茅山開廟會一月,廟祝以此售錢。每印一方,至少需制錢伍百文,收數頗巨,道士恣為淫慾。光緒二三年間,為蘇撫譚序初中丞鈞培所聞,重懲道士,封禁廟會,提玉印存於蘇州藩庫中。其廟中香火,後亦漸衰,以玉印未歸故也。
52
山東省城內□隅有鐵公祠,即明兵部尚書鐵鉉祠堂。地址鄰大明湖,城外千佛諸山歷歷在目,湖光山色,頗為佳境。祠中聯額極多,無一善者。光緒丁未夏月,偶與桐城方子和明府家永同遊,指以示明府,謂何竟無一佳聯額。明府笑而問予:何不自作一佳者陳列。予謂:「凡有佳山水處,只宜觀覽,不宜舞文弄墨。不善藏拙,題以聯額,自以為佳,實則不佳。須知天下之佳山水不過如此,即真有佳處,亦非人力所能形容。言山水之典故亦不過如此,徵引亦未必能恰合。即能徵引,能形容,亦人人可用,處處可移,焉能有某某恰合某處,使人見而不生厭乎。」明府深然予言,謂為聞所未聞。雖係當時一席話,自覺頗有發明,因追記錄之於此。
71
光緒甲午舉人
72
光緒甲午秋月,吏部以用兵需款,奏請開捐舉人一百名,每名二萬兩。並立章程,以一百名為限。逾年,報捐者,見名冊中,只有蔣長椿、蔣長松、蔣□□三人,而捐例亦不停而停。聲木私謂,吏部此舉,可謂愚矣。
86
日本馬關春帆樓旅館,光緒乙未□月,李文忠公鴻章渡海議和,即駐節於此處。事後日本人榜示通衢,大書特書,曰「清國李鴻章談判所」,以羞辱之。光緒□□年,吳摯甫京卿汝綸,往日本考查學務,路經其地,旅館主人乞題榜字。京卿沉吟半晌,即書「傷心之地」四字與之,最為沉痛。試思除此語外,更有何言哉!
88
宣統元年二月陝甘總督升允奏言:「甘肅固原州屬西鄉回民李生潮,生於乾隆五十九年,屆今宣統元年,現已一百十有六歲。二子四孫,曾孫五人,元孫二人,五世同堂。合無仰懇天恩,俯准旌表,出自鴻施。」云云。奉朱批:「李生潮生於乾隆年間,洵為罕覯,特准旌表,禮部知道。欽此。」云云。聲木謹案:外間壽民壽榜,頗有增多十餘年或二三十年,以邀恩旨者。此為陝督專折奏請,年歲確實無疑,洵熙朝之人瑞。以視九十七年,計閏加為一百歲,更有議其非確年者,不足道矣。吾師江都徐蟄叟廣文言:揚州城內,□□布店主人梁□□於光緒□□年,真慶一百歲,夫婦並齊眉。屆時鄉里中,皆欲得壽碗壽布等,以為小兒乞壽。即素不相識之人,亦登門送禮不絕,意在乞取壽碗等。後又逾二年始死。以不欲乞朝廷恩施,故未邀曠典,惜哉!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