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14069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原抄本日知錄
條件: 提到「新唐書
Total 1

原抄本顧炎武日知錄評介

22 文學本為心聲,但拘者為之,往往失其本真,流於虛浮,演為濫調;無益於已,有害於人。顧氏於此則折衷於自然,責之以後果。模仿拘牽,雕琢以求工者既不出於自然,必失其本真,非不朽之作。至其別有用心,足以流毒社會,貽害國家者,更為民族之敗類,當群起而攻之。觀其論文學各條所標題目已顯然可見。如「文須有益於天下」,「立言不為一時」,「文不貴多」,「直言」,「著書之難」,「文人摹寫之病」,「文辭欺人」,「文章繁簡」,「文人求古之病」,「誌狀不可妄作」,「作文潤筆」,「作詩之旨」,「詩不必人人皆作」……等是。於文人特推重白居易,以其「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又能「使下人病苦聞于上」也。(卷二十二〈作詩之旨〉條)其反對有意雕琢求簡,於歐陽修新唐書》屢病之。有曰:「《新唐書》之簡也,不簡於事而簡於文,其所以病也。」(卷二十一〈文章繁簡〉條)舉上數端,餘可概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