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9735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日本訪書志補
條件: 提到「朱熹
Total 8

日本訪書志補

9
元槧《蔡氏書集傳》六卷,首蔡氏自序,序後有木記云「梅隱書院鼎新編繡梓」八字,下載《纂圖》一卷,又載《朱子說書綱領》。疑即蔡抗《表》所稱《朱子問答》一卷。又有木記稱:「兩坊舊刊《詩、書集傳》俱無《音釋》,覽者有遺恨焉。本堂今將《書傳》附入鄱陽鄒氏《音釋》,《詩傳》金華許益之《名物鈔音釋》。各依名儒善本點校句讀,仍取《纂圖》寘之卷首,大字刊行,精加校正無差,庶幾讀者豁然無疑矣。與坊中舊本玉石判然,收書君子幸監。至正丙午孟冬梅隱精舍謹識。」據此知為合刊《詩集傳》之記。又載蔡抗《進書傳表》。第二冊首標題「朱子訂定蔡氏集傳」,所錄孔安國序、《漢書藝文志》、孔穎達之說,皆有注文。「今按」以下,則朱子之說,末有「今定此本」云云。知此書本朱子之志。下接《書序》,每條皆有注。與蔡抗《表》有《小序》一卷合。此如朱子之《詩集傳》,於《詩序》皆逐條辨駁也。再下為本書,首行題「《書》卷第一,無『經』字。蔡氏《集傳》」。按:今本題「《書經》卷之一蔡沈《集傳》」,又刪除其《書序辨說》、《綱領》及蔡抗《進書表》,皆為謬妄。其經文異者,如「洚水儆予」,不作「降」。據蔡氏注,稱作「降」者為古文,則《集傳》本作「洚」可知。《益稷》「敖虐是作」,不作「傲」。《金縢》「惟朕小子其新逆」,不作「親迎」。據註,知「『新』當作『親』是蔡氏訂定之辭」,其正文必仍作「新」。「逆」作「迎」者,則又後人臆改。《酒誥》「惟殷之迪諸臣,惟工…」不作「百工」。《武成》一篇有注,今攷定《武城》一篇低一格,無注。惟「垂拱而天下治」後,夾注十餘行,與今本大異,且增多百餘字。觀此知蔡氏雖改定此篇,猶以舊文為主。今本則兩篇並載,注文繁復,非注書體。又其注文如《禹貢》:「九河既道」,注「齊威塞八流以自廣」,不作「齊桓」。蔡氏避宋諱,自應作「威」。皆當據以訂正以還蔡氏之舊。至其中亦間有訛字,則由坊刻不校之過,讀者當自得之。
121
唐詩大家,數李、杜稱首,古今注杜詩者號千家,注李詩者曾不一二見,非詩家一欠事與?僕自弱冠知誦太白詩,時習舉子業,雖好之,未暇究也。厥後乃得意于此間,趨庭以求聞所未聞,或從師以蘄解所未解。冥思暇想,章究其意之所寓;旁搜遠引,句考其字之所原。若夫義之所題,概不贅演。或疑其贗作,為移置卷末,以俟真眼者自擇焉。此其例也。一日,得巴陵李粹甫家藏左綿所刊舂陵楊君齊賢子見注本讀之,惜其博而不能約,至取唐廣德以後事及宋儒記錄詩詞為祖,甚而併杜注內偽作蘇東坡箋事已經益守郭知達刪去者,亦引用焉。因取其本類此者為節文,擇其善者存之。注所未盡者,以予所知附其後,混為一註。《全集》有賦八篇,子見本無註,此則併註之,標其目曰《分類補注李太白集》。吁!晦庵朱子曰:「太白詩從容於法度之中,蓋聖於詩者。」則其意之所寓,字之所原,又豈予寡涵之見所能知?乃欲以意逆志於數百載之上,多見其不知量矣。註成,不忍棄置,又從而刻諸棗者,所望於四方之賢師友是正之、發明之、增而益之,俾箋註者由是而十百千焉,與《杜注》等,顧不美歟?其毋誚以註蟲魚,幸甚。至元辛卯中秋日章貢金精山北冰崖後人粹齋蕭士贇粹可。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