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8498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稗類鈔
條件: 提到「雍正
Total 11

時令類

1
雍正丁未,曹亮疇權知浙江安吉州事。某年冬,藩司發下時憲書數百本,令散賣繳價。禮房吏慮其難售,議弗受,擬稿詳覆,呈上判行。中有「卑州僻在山陬,從來不奉正朔」云云,亮疇大駴,呼入責之,不任咎。

巡幸類

1
衢州孔氏,世稱聖裔南宗,而江蘇青浦縣城北亦有孔宅。攷孔宅志,孔子二十二代孫潛,字景微,先居梁國,為漢太子太傅,避地會稽,遂為郡人。至三十四代正,為蘇州長史,隋末亂離,奉先聖衣冠寶玉葬於大盈浦上,立家廟以祀,子孫家焉。康熙乙酉三月,巡幸江浙,塗經青浦,貢監生員孫鋐等籲請御書,匾云「聖蹟遺徽」,聯云:「澤衍魯邦,四海人均化育;裔分吳會,千秋世永蒸嘗。」雍正甲寅,詔立五代王祠。乾隆丙寅,禮部題準奉祀生。己亥,巡撫楊魁疏奏估修,嗣後多請帑重修,沿為故事。

考試類

2
雍正戊申,各省鄉試後,上諭大學士、尚書、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各大員,有子弟在京闈及本省鄉試未經中式年二十以上者,著各舉文理通順可以取中者一人,開送內閣請旨。尋開列大學士蔣廷錫子溥,吏部尚書嵇曾筠子璜,都御史唐執玉子少游,吏部侍郎史貽直子奕簪,戶部侍郎王廷揚子鏐,禮部侍郎錢以塏子鋈,禮部侍郎鄂爾奇子鄂倫,兵部侍郎楊汝穀子綏,刑部侍郎子橒,工部侍郎張大有子鴻運,侍郎署理倉場事務涂天相子士炳,副都御史謝玉寵子升等,具奏。得旨:「俱賜舉人。」戶部侍郎劉聲芳子俊邦,因病未應鄉試,亦賜舉人,一體會試。

戰事類一

1
青海,唐以來世屬吐蕃,至明而始為蒙古所據。明末,固始汗襲有其土,與滿洲時通貢使。固始汗順治丙申卒,後分二支:一駐西藏,一分牧青海及河套。準噶爾部噶爾丹起,河套、青海均為所破。康熙戊寅噶爾丹敗亡,固始汗第十子達什巴圖爾入朝,封和碩親王,由是青海始為外藩。其子羅卜藏丹津襲爵,自以青海、西藏舊皆為領土,思恢復先業。會世宗御極,乃於雍正癸卯叛,陰結準部策妄阿喇布坦為外援,西寧戒嚴。
4
及岳征西藏,某從行,時雍正甲辰二月初八日也。岳命副都統達鼐西寧總兵黃喜林各領兵先,自領五百人為一隊,約某日會於青海界之日月山。至期,天暮,岳立營門,諭二將曰:「此行非征西藏也,青海酋羅卜藏久稽天誅,昨其母與弟紅台吉二酋密函乞降,機不可失。」收珠寶一囊,金二餅,顧某曰:「先遣汝召賊母來,賊所居穹廬,外有網城,結金鈴於上,動輒人知,非善踰者不能入。賊營帳四,上有三紅燈者,其母也,對面帳居羅卜藏,左右居丹津、紅台吉二酋。珠寶與金將以為犒。此大事,汝好為之。」解腰下佩刀授之。
1
雲南烏蒙蠻者,倮也,明以前曰烏蠻,國初因明之舊,設烏蒙土府,屬四川,府治有漢、苗雜居。烏蒙酋祿氏,事流官甚謹,流官乃魚肉之,遂有雍正庚戌祿萬福之叛。
1
雍正丙午世宗雲貴總督鄂爾泰疏論治苗,謂必改土歸流,苗乃可治,從其請,並令兼制廣西。諸土司皆繳敕印,納軍械,於是先後闢苗疆二三千里。及三省邊防略定,鄂入都,而貴州台拱苗遂變。乙卯,各寨蜂起,陷黃平以東諸城。副將馮茂復誘殺降苗,撫苗大臣張照密奏改流非策,曠師無功,鄂爾泰張廣泗均上疏自劾。是年世宗崩,高宗即位,授張廣泗七省經略乾隆戊午,廣泗平苗疆。壬子,苗匪以細故復亂。時施錦以巡檢官黔之古州,聞苗寨有欲蠢動者,召頭人詰之。頭人曰:「不敢。」乃責令出不敢生事甘結,釋之出。群苗聚而問皇帝召汝何事,苗人謂官曰皇帝,謂隸曰官,書吏、幕賓曰軍師,至尊乃曰京師老皇帝。然畏官。畏軍師,不畏皇帝,更不畏老皇帝也。頭人曰:「聞汝輩多事,令我出結耳。」曰:「出乎?」曰:「出矣!」曰:「我輩嫉漢奸久,方將治兵攻之,汝乃出結,即仇汝。」擁頭人,圍巡檢署,索結,不可,殺而奪之。諸寨起應,後至嘉慶間為額保所平。
1
金川為漢冉駹地,隋置金川縣,唐屬雅州,明隸雜谷安撫司。高峰插天,層巒迴複。中有大河,以皮船笮橋通往來。山深氣寒,多雨雪,所種惟青稞蕎麥。番民皆築石碉以居,與綽斯甲布等九土司接壤。康熙中內附,莎羅奔以土舍率兵,從岳鍾琪征羊岡,有功。雍正癸卯,授為安撫司。莎羅奔既得官號,自號大金川,以舊土司澤旺為小金川,於是有兩金川之稱。

爵秩類

1
尹文端公繼善,字元長,姓章佳氏,世居盛京。父文恪公尹泰時方罷祭酒家居。世宗居藩邸時,奉聖祖命祭三陵,會雨,宿其家。與文恪語,奇之,問:「有子仕乎?」對曰:「第五子舉京兆。」曰:「令見我。」即文端也。及文端試禮部,將謁於邸,而世宗踐阼,乃止。中雍正癸卯進士,引見,上喜曰:「汝泰子耶!果大器也。」入翰林,未踰年,授廣東按察使。甫抵任,遷副總河,未半年,遷江蘇巡撫,去釋褐甫六載。後督兩江幾三十年,久之,拜文華殿大學士,仍留江南。次年召還,臨行,吏民環送悲號,文端不勝悽愴。過村橋野寺,流連小住,慰勞送者。其再督江南時,吳民有「吉甫再來天有眼」之諺。年八十餘卒於位。

孝友類

1
胡恢舜,字餘規。生負異稟,有文章名。充雍正乙卯選拔貢生,以母老疾,不赴朝考。母卒,哀毀盡禮。初,有兄亡於外,餘規跡至天津,已婚王氏而家焉,泣請偕其嫂以歸。頃之,又出亡,復走數千里徧跡之,不可得,涕泣反,贍其嫂終身。

經術類

1
陳祖范,字亦韓,亦字見復,常熟人。雍正癸卯舉人,未及殿試。乾隆辛未,薦舉經學,特賜國子監司業銜。著有《經咫》一卷,皆其說經之文。名「經咫」者,用《國語》「晉文公咫聞」語也。祖范膺薦時,曾錄呈御覽,此其門人歸宣光等所刊,凡《易》七條,《書》十二條,《詩》七條,《春秋》十三條,《禮》六條,《論語》十三條,《中庸》二條,《孟子》十條,而以雜文之有關禮義者八篇,列於《禮》後。其論《書》不取梅賾,論《詩》不廢小序,論《春秋》不取義例,論《禮》不以古制違人情,皆通達之論。原序稱「文不離乎《六經》、《四書》,說不參乎支離怪僻」,視蕭山毛奇齡之專攻前人者,同一說經,而純駁顯然。試觀其書,如駁《公羊傳》弟為兄後之說,而取其母以子貴之文,駁婚禮不告廟之非,《論語》無所取材,主鄭康成桴材之說,謂寧武子不及仕衛文公,謂瓜祭非必祭,及政逮大夫四世之類,取奇齡說者不一而足,惟《古文尚書》顯然立異耳。祖范學問篤實,必非剽取人書者,或奇齡之書盛氣叫囂,肆行誹詆,為祖范所不欲觀,故不知先有是說,偶然闇合耶?然如奇齡經說以諸賢配享為多事,而謂學宮祀文昌、魁星為有理,則祖范終無是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