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092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漢書
條件: 提到「秦始皇帝
Total 4

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

10
秦二世元年應劭曰:「始皇欲以一至萬,示不相襲。始者一,故稱二世。」秋七月,陳涉起蘄,蘇林曰:「蘄音機,縣名,屬沛國。」至陳,自立為楚王李竒曰:「秦滅楚,楚人怨秦,故涉因民之欲,自稱楚王,從民望也。」遣武臣、張耳、陳餘略趙地。師古曰:「凡言略地者,皆謂行而取之,用功力少。」八月,武臣自立為趙王。郡縣多殺長吏以應涉。九月,沛令欲以沛應之。掾、主吏蕭何、曹參曰:師古曰:「曹參為掾,蕭何為主吏。」「君為秦吏,今欲背之,帥沛子弟,恐不聽。願君召諸亡在外者,師古曰:「時苦秦虐政,賦役煩多,故有逃亡辟吏。」可得數百人,因以劫衆,師古曰:「劫謂威脅之。」衆不敢不聽。」乃令樊噲召高祖師古曰:「噲音快。」高祖之衆已數百人矣。
13
二年十月文穎曰:「十月,秦正月。始皇即位,周火德,以五勝之法勝火者水,秦文公獲黑龍,此水德之瑞,於是更名河為「德水」,十月為正月,謂建亥之月水得位,故以為歲首。」沛公攻胡陵、鄧展曰:「屬山陽,章帝元和年改為胡陵。」方與,鄭氏曰:「音房預,屬山陽郡。」還守豐。秦泗川監平將兵圍豐。文穎曰:「泗川,今沛郡也,高祖更名沛。秦時御史監郡,若今刺史。平,其名也。」師古曰:「泗川郡川字或為水,其實一也。」二日,出與戰,破之。令雍齒守豐。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薜。秦泗川守壯兵敗於薛,如淳曰:「秦并天下為三十六郡,置守、尉、監。此泗川有監有守。壯,其名也。」走至戚,鄭氏曰:「音憂戚之戚。」如淳曰:「音將毒反。」師古曰:「東海之縣也,讀如本字。」沛公左司馬得殺之。師古曰:「得者,司馬之名。」〇劉攽曰:得,得而殺之。《漢書》多以𫉬為得。沛公還軍亢父,鄭氏曰:「亢音人相抗答,父音甫,屬任城郡。」至方與。趙王武臣為其將所殺。十二月,楚王陳涉為其御莊賈所殺。魏人周市略地豐沛,使人謂雍齒曰:「豐,故梁徙也,文穎曰:「晉大夫畢萬封魏,今河東河北縣是也。其後為秦所逼徙都,今魏郡魏縣是也。至文侯孫惠王,畏秦,復徙都大梁,今浚儀縣大梁亭是也。故世或言魏惠王,或言梁惠王。至孫假為秦所滅,轉東徙於豐,故曰豐故梁徙也。」臣瓚曰:「史記及世本畢萬居魏,昭子徙安邑,文侯亦居之。汲郡古文云惠王之六年自安邑遷于大梁。」師古曰:「魏不常都於魏郡魏縣,瓚說是也。其他則如文氏之釋。」今魏地已定者數十城。齒今下魏,魏以齒為侯守豐;師古曰:「封為侯,因令守豐。」不下,且屠豐。」雍齒雅不欲屬沛公,蘇林曰:「雅,素也。」及魏招之,即反為魏守豐。師古曰:「為音于偽反。」沛公攻豐,不能取。沛公還之沛,怨雍齒與豐子弟畔之。

卷十四·諸侯王表第二

1
周監於二代,師古曰:「監,視也。二代,夏、殷也。」三聖制法,師古曰:「三聖謂文王、武王及周公也。」立爵五等,師古曰:「公、侯、伯、子、男。」封國八百,同姓五十有餘。周公、康叔建於魯、衞,各數百里;太公於齊,亦五侯九伯之地。臣瓚曰:「禮記王制云:『五國以為屬,屬有長;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師古曰:「五侯,五等諸侯也。九伯,九州之伯也。伯,長也。」詩載其制曰:「介人惟藩,大師惟垣。大邦惟屏,大宗惟翰。懷德惟寧,宗子惟城。母俾城壞,毋獨斯畏。」曰:「大雅板之詩也。介,善也。藩,籬也。屏,蔽也。垣,牆也。翰,幹也。懷,和也。俾,使也。以善人為之藩籬,謂封周公、康叔於魯、衞;以大師為垣牆,謂封太公於齊也。大邦以為屏蔽,謂成國諸侯也;大宗以為楨幹,謂王之同姓也。能和其德則天下安寧,分建宗子則列城堅固。城不可使墮壞,宗不可使單獨。單獨墮壞,則畏懼斯至。」所以親親賢賢,襃表功德,師古曰:「親賢俱封,功德並建。」關諸盛衰,深根固本,為不可拔者也。故盛則周、邵相其治,致刑錯;衰則五伯扶其弱,與共守。師古曰:「伯讀曰霸。此五霸謂齊桓、宋襄、晉文、秦穆、吳夫差也。」自幽、平之後,日以陵夷,師古曰:「陵夷,言如山陵之漸平。夷謂頹替也。」至虖阸`䧢河洛之閒,應劭曰:「阸者,狹也。䧢者,踦䧢也。西迫強秦,東有韓魏,數見侵暴,踦䧢不安也。」師古曰:「阸音於懈反。䧢音區。」分為二周,師古曰:「謂東西二周也。」有逃責之臺,被竊鈇之言。服虔曰:「周赧王負責,無以歸之,主迫責急,乃逃於此臺,後人因以名之。」劉德曰:「洛陽南宮謻臺是也。」應劭曰:「竊鈇,謂出至路邊竊取人鈇也。」師古曰:「應說非也。鈇鉞,王者以為威,用斬戮也。言周室衰微,政令不行於天下,雖有鈇鉞,無所用之,是謂私竊隱藏之耳。被音皮義反。鈇音膚。謻音移,又音直移反。」然天下謂之共主,如淳曰:「雖至微弱,猶共以為之主。」彊大弗之敢傾。師古曰:「言諸侯雖彊大者,不敢傾滅周也。」歷載八百餘年,數極德盡,旣於王赧,師古曰:「旣亦盡也。赧,謚也,一曰名也,音女版反。」降為庶人,用天年終。號位已絕於天下,尚猶枝葉相持,莫得居其虛位,海內無主三十餘年。師古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初亡,五十六年昭襄王卒,孝文王立一年而卒,莊襄王立四年而卒,子立二十六年而乃并天下,自號始皇帝。是為三十五年無主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