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91374"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川通志
條件: 提到「蘇軾
Total 2

卷九上

65
蘇 軾子瞻。父洵,嘗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嘉祐二年試禮部,歐陽修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疑門人曾鞏所為,乃寘第二。復以《春秋》對議居第一,修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才逺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今驟進,適以累之」。遂直史館。熙寧中,王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安石怒,使御史謝景溫論奏其過,窮治無所得,軾遂請外,通判杭州,復徙知密、徐二州,再知湖州,多以詩寄慨。御史李定、舒亶媒蘖以為訕謗,欲寘之死,神宗憐之,以黄州團練副使安置,量移汝州。元祐元年,遷中書舍人,尋除翰林學士。哲宗嘗召對便殿,宣仁后曰:「先帝每誦卿文章,必歎曰:奇才奇才,但未及進用卿耳」。軾不覺哭失聲,后與哲宗亦泣。已而命坐賜茶,撤御前金蓮燭送歸院。厯官禮部尚書兼端明殿學士。後坐元祐黨籍,累貶儋耳,更三大赦,遂提舉玉局觀。歸,卒於常州。高宗即位,贈資政殿學士,諡文忠。有《東坡集》數百巻行於世。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