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8624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日本雜事詩
條件: 提到「長慶
Total 1

日本雜事詩

293
坐起皆席地,兩膝據地,伸腰危坐,而以足承尻後,若趺坐,若蹲踞,若箕踞,皆為不恭。坐必設褥,敬客之禮,舊有敷數重席者。有君命,則設几,使者宣詔畢,亦就地坐矣。皆古禮也。因考《漢書賈誼傳》「文帝不覺膝之前於席」,《三國志管寧傳》「坐不箕股,當膝處皆穿」,《後漢書》「向栩坐板,坐積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處」。朱子又云:「今成都學所,存文翁禮殿刻石,諸像皆膝地危坐,兩跖隱然,見於坐后帷裳之下。」今觀之東人,知古人常坐皆如此。蓋古人無幾,故不能垂足而坐。高坐之設,萌於趙武靈王,興於六朝,盛於北宋,而通行於元。三代之前,憑則有几,《詩》所謂「授幾有緝御」,《孟子》所謂「隱幾而臥」皆是也。寢則有床,《詩》所謂「載寢之床」,《易》所謂「剝床以辨」,皆是也。然床幾或以憑依,或以庋物,或以寢處,皆非坐具。至應劭《風俗通》「趙武靈王作胡床」,乃以為坐,然漢時猶皆席地。《賈誼傳》「不覺膝之前」,暴勝之登堂坐定,雋不疑據地以示尊敬,皆可知也。東漢之末,有靳木為坐具者,其名仍謂之床,或謂之榻,如管寧、向栩所坐,或於地上加板,未必離地咫尺也。魏、晉後,觀《魏志蘇則傳》「文帝據床拔刀」、《晉書》「桓伊據胡床取笛作三弄」、《南史》「紀僧真詣江敩,登榻坐,敩令左右移吾床讓客」、「狄當、周赳詣張敷就席,敷亦令左右移床遠客」、《鄴中記》曰:「石虎所坐几,悉漆雕畫。」則似為高坐,然皆高客貴人始有之。《語林》曰:「孫馮翊往見任元褒,門吏憑幾見之,孫請任推此吏,曰:得罰。體痛,以橫木挾持,非恁幾也。」夫門吏不許恁幾,則知所謂移床遠客者,非尊敬之客不許坐也。又其時坐榻坐几。尚皆跪坐。《梁書侯景傳》「升殿踞胡床,垂腳而坐」,史特記之,以為殊俗駭觀。知雖有床幾,亦不如今坐耳。至唐又改木榻而穿以繩,名日繩床。《演繁露》:「穆宗長慶二年,見群臣於紫宸殿,御大繩床。」然不名椅子,至宋初乃名之。《丁晉公談錄》:「竇儀雕起花椅子二。」王銍默記》:「徐鉉見李後主,卒取椅子相待。」諸書椅本作倚,後乃借桐椅之椅為之。此後諸書,屢見椅子。如《貴耳集》云:「今之交椅,古之胡床也。今諸郡守僚必坐銀交椅。」《桯史》載荷葉交椅。《曲洧舊聞》有錦椅背。至宋時頗加緣飾,殆已盛行與?然觀古圖畫,唐以前人物無坐幾者,宋畫亦不盡設幾。竊疑胡床本西俗,趙武靈王始學為之,元人中國,因其舊習,乃通行耳。日本制度,多半仿唐,唐時尚席地,故亦無之。近十年來亦有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